國子監緋聞錄_第伍伍貳章 嚴誡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何氏遂抿唇說:“錦衣衛同刑部官兵來府帶走二爺,媳婦寢食難安,托了孃家大哥四周探聽,本來二爺竟被下了昭獄,那處多羈押謀逆權臣,旦得量刑招認,皆是抄家問斬的重罪。是以這府裡民氣都動亂了,今兒個三房拖家帶口倉促去蜀地避禍,他(她)們另有個奔處,不幸我與慶林孤兒寡母的,他還不知可否熬至三月春闈,縱是熬過又能如何呢,受二爺牽涉,宦途怕是已然儘毀,若大爺若泉下有知,定埋汰我無能不頂用........“一時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比起二爺呢?“田薑有些獵奇。

”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朝夕,官宦之家不過大要風景,朝堂紛爭時引殺身之禍,宦海沉浮難做登陸之計,諸位自踏進沈門始,享得了繁華,亦要經得起落魄,若難分身,便可抽身而退,決不強留。“

她想想又添了句:”如老夫人所言,想走的也不禁止,去留肆意,凡是嚼舌根惹事非的被我聽到,想留也留不得。“

采蓉想了想道:”二老爺也清雋儒雅,脾氣也暖和,但是被他看一眼,這顆心就怦怦地嚴峻。四老爺就不一樣啦,是真真的好脾氣,若被他看一眼,或能說幾句話,便如在東風中坐了數日般。“

采蓉眼睛亮閃閃地:“怎會冇見過呢,四老爺非常的清雋儒雅,常日裡嘴角總噙著一抹笑,脾氣暖和極了。”

世人見老夫人動真怒,皆不敢多言,半晌工夫,不管是少爺蜜斯的奶孃、有頭臉的總管事、各房大丫環還是三五粗使仆廝班頭皆來見,黑壓壓滿鐺鐺擠了一房,夏嬋領著丫頭又點起一排羊角燈,映得邊角旮旯都非常亮堂,更令諸人神情冇法遁形。

何氏紅著眼眶道:“媳婦隻怕說出的話不入耳,惹母親憤怒......”

田薑難道不知呢,卻更知他一片美意,也未幾說旁的,隻笑著頜首稱謝。

田薑看座並命采蓉斟茶,沈五爺道:“三嫂隨三哥去了蜀地,方聽得母親宣二嫂掌中饋,倒感覺甚好不過。二哥之事您無庸過分擔憂,我雖是商客,卻在都城運營多年,好歹有些官宦人脈.......“

何氏滿麵通紅,挪至炕前低喊一聲母親,欲言又止的模樣。

命陸嬤嬤去尋薛氏來,陸嬤嬤忙低聲稟:“五夫人一早出府回了孃家。”

沈老夫人氣得麵色烏青,咬牙道:”你公然說話不入耳。甚麽民氣動亂,怕是你自個的心動亂了罷!“

此時鬢髮已全烏,自解下圍襟間的棉巾,夏嬋執梳篦欲替其挽髮髻,她擺手道:“不忙此事。”

田薑被她的描述逗笑了:”聽二爺提起過,四爺是因個死去的女人、而了斷塵緣削髮爲僧。那女人你可知是何方人氏?“

他說這話不免有些心虛,二哥被下昭獄,那是天子關人的處所,再多官宦人脈都無用。

她頓了頓:“沈霖,你於此再說一遍來聽。”

她看了眼田薑,田薑知其意,語氣沉穩道:”三老爺攜夫人及少爺蜜斯趕往蜀地到差,此乃官家職責所限,非逃隱避禍之舉,望眾周知。至於二老爺亦不瞞你們,自被錦衣衛及刑部官吏從府中帶離,至今休咎不曉。“

沈霖拱了拱手,清咳一嗓子道:“凡是官吏人家,集財多享用一代而儘,後代子孫若無修身齊家之能,或平淡碌碌有為,或驕佚奢淫難擋,祖上績業最多慶延一二代定滅矣。沈府之富強連綿至今已至八代,幸運每代皆有能才輩出,巧娶德婦,嚴教子嗣,謹遵家風,才令吾等還能安富尊榮一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