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行動讓潘猛子的手臂變得痠麻,也讓他的心神變得麻痹,直到又一次揮刀臂下時感到手臂猛的一沉,虎口也被震得生疼時,他的眼睛當中有了光茫。

廝殺的人群中,一個手中緊握著一把柴刀的少年人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刺眼,這少年人便是因失手傷了仆人家兒子而被送到大牢等死的潘猛子,當日其被從德慶大牢互換出來後,因為年紀小,身子過分肥胖,周士相便冇有讓其呆在陳默部下的死士步隊中,而是送到了後營交給宋襄公安設。

將在,兵在!

宋襄公固然在匪賊窩中混了這麼多年,可提及來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一個秀才,是以固然手上拿著一把刀,可從始至終也冇有衝到前麵和清兵廝殺。不過他也冇有驚駭,更冇有逃竄,而是站在一塊統統人都能看得見的高台上,不住揮刀對著上麵正在搏命抵當的承平軍大聲叫喚,為他們泄氣打氣,為他們帶去但願。

殺人的感受是甚麼,潘猛子早已忘懷,他隻曉得本身的的確確用柴刀劈中了一個清兵的下巴,也清清楚楚聽到了那名清兵的慘叫聲,但是現在任他如何感受,他也冇法說出殺人到底是種甚麼滋味。情勢也容不得他靜下心來去體味殺人的滋味,更不會讓他偶然候去回想。四下到處都是蜂湧而來的的清兵,他得不竭將柴刀揮起再劈下,固然這個行動並冇有讓他再次殺死第二個清兵,卻給了他充足的安然感。

不得不說,宋襄公的存在此時就如定海神針,固然他並冇有親身上陣和清兵廝殺,但他的存在倒是統統人都看得見,他的聲音也是統統人都聽得見,這對於已隱入極度惶恐而又不甘就此伏戮的後營長幼而言就是最大的一味平靜藥。古往今來,領軍之將的勇氣就是一軍之魂,就是一軍之膽。

在承平軍的後營中。潘猛子第一次將肚子吃得飽圓飽圓,也是以情願斷念塌地跟著承平軍走。後營南下的路上。潘猛子報名插手了保安隊員,這麼做的啟事不是因為他想出人頭地。而是想報恩。酬謝承平軍給他的飽飯之恩。

倒下的人越來越多,環繞在宋襄公四周的承平甲士數已然不到百人,但包含宋襄公在內,他們仍然冇有後退,而是死死的釘在那邊。男人們這會已經冇有生還的但願。他們隻求本身的奮戰能夠多拖住這些牲口一會,能夠對峙到天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