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12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當魏之方明立辟,從憲令行之時,有功者必賞,有罪者必誅,強匡天下,威行四鄰。及法慢,妄予,而國日削矣。當趙之方明國律,從雄師之時,人眾兵強,辟地齊、燕。及國律慢,用者弱,而國日削矣。當燕之方明奉法,審官斷之時,東縣齊國,南儘中山之地。及奉#3法已亡,官斷不消,擺佈交爭,論從其下,則兵弱而地削,國製於鄰敵矣。故曰:明法者強,慢法者弱。強弱如是其明矣,而世主弗為,國亡宜矣。語曰: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夫舍常法而從私意,則臣下飾於智慧,臣下飾於智慧,則法禁不立矣。是妄意之道行,治國之道廢也。治國之道,去害法者,則不惑於智慧,不矯於名譽矣。昔#4者舜使吏決鴻水,先令有功而舜殺之。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以此觀之,先令者殺,後令者斬,則古者先貴如令矣。故鏡執清而無事,美惡從而比焉。衡執正而無事,輕重從而載焉。夫搖鏡則不得為明,搖衡則不得為正,法之謂也。故先王以道為常,以法為本,本治者名尊,本亂者名絕。凡智慧明通,有以則行,無以則止。故智慧單道,不成傳於人。而道法萬全,智慧多失。夫懸衡而知平,設規#5而知圓,萬全之道也。明主使民飾於道之故,故佚而則功。

南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