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13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人處疾則貴醫,有禍則畏鬼。賢人在上則民少欲,民少欲則血氣治而行動理,行動理則少禍害。夫內無痤疽癉痔之害,而外無科罰法誅之禍者,其輕恬鬼也甚,故曰: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治世之民不與鬼神相害也,故曰: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鬼祟也疾人之謂鬼傷人,人逐除之之謂人傷鬼也。民犯法律之謂民傷上,上刑戮民之謂上傷民。民不犯法例上亦不可刑,上不可刑之謂上不傷人。故曰:賢人亦不傷民。上不與民相害,而人不與鬼相傷,故曰:兩不相傷。民不敢犯法,則上內不消科罰,而外不事利其財產。上內不消科罰,而外不事利其財產則民蕃息。民蕃息而畜積盛,民蕃息而畜積盛之謂有德。凡所謂祟者,靈魂去而精力亂,精力亂則無德。鬼不祟人則靈魂不去,#6靈魂不去而精力穩定,精力穩定之謂有德。上盛畜積,而鬼穩定其精力,則德儘在於民矣。故曰:兩不相傷則得交歸焉。言其德高低交盛而俱歸於民也。有道之君外無怨讎於鄰敵,而內有德澤於群眾。夫外無怨讎於鄰敵者,其遇諸侯也外有禮義。內德澤於民者,其治人事也務本。遇諸侯有禮義則役希起,治民事件本則淫奢止。凡馬之以是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內給淫奢也。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內禁淫奢。上不事馬於戰鬬逐北,而民不以馬遠淫通物,所積力唯田疇,積力於田疇必且糞灌,故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也。

聰明睿智,天也。動靜思慮,人也。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托於天智以思慮。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分則智識亂。目不明則不能決吵嘴之分,耳不聰則不能彆清濁之聲,智識亂則不能審得失之地。目不能決吵嘴之色則謂之盲,耳不能彆清濁之聲則謂之聾,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盲則不能避晝日之險,聾則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則不能免人間法律之禍。書之所謂治人者,適動靜之節,省思慮之費也。所謂事天者,不極聰明之力,不儘智識之任。苟極儘則費心多,費心多則盲聾悖狂之禍至,是以嗇之。嗇之者,愛其精力,嗇其智識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嗇。

世人之用神也躁,躁則多費,多費之謂侈。賢人之用神也靜,靜則少費,少費之謂嗇。嗇之謂術也生於事理,夫能嗇也,是從於道而服於理者也。世人離於患,陷於禍,猶未知退,而不從命事理。賢人雖未見患禍之形,虛無從命於事理,以稱蚤服。故曰:夫謂嗇,是以蚤服。知治人者其思慮靜,知事天者其孔竅虛。思慮靜,故德不去。孔竅虛,則和藹日入。故曰:重積善。夫能令故德不去,新和藹日至者,蚤服者也。故曰:蚤服是謂重積善。積善而後神靜,神靜而後和多,和多而後計得,計得而後能禦萬物,能禦萬物則戰易勝敵,戰易勝敵而論必蓋世,論必蓋世,故曰:無不克。無不克本於重積善,故曰:重積善則無不克。戰易勝敵則兼有天下,論必蓋世則民人從。進兼天下而退從民人,其術遠則世人莫見其端末。莫見其端末,是以莫知其極,故曰: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所謂大丈夫者,謂其智之大也。所謂處其厚不處其薄者,行情實而去規矩也。所謂處實在不處其華者,必緣理不徑絕也。所謂去彼取此者,去貌徑絕而取緣理好情實也。故曰:去彼取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