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18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人主立難為而罪不及,則私怨立。人臣失所長而奉難給,則伏怨結。勞苦不撫循,憂悲不哀憐。喜則譽小人,賢不肖俱賞。怒則毀君子,使伯夷與盜蹠俱辱。故臣有叛主。

用人

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長,儘所能,故忠。以尊主主禦忠臣,則長樂生而功名成。名實相待而成,形影呼應而立故臣主同欲而異使。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故曰: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車,事若馬。故交不足力易於應,而技不足巧易#4於事。建功者不敷於力,靠近者不敷於信,成名者不敷於勢。近者已親,而遠者不結,則名不稱實也。賢人德若堯、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載於世,則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世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如此,故太山之功長立於國度,而日月之名久著於六合。此堯之以是南麵而守名,舜之以是北麵而效功也。

天下有信數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舉,三曰強有所不能勝。故雖有堯之智,而無世人之助,大功不立。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有賁、育之強,而無神通,不得長生。故世有不成得,事有不成成。故烏獲輕千鈞而重其身,非其身重於千鈞也,勢不便也。離朱易百步而難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遠也,道不成也。故明主不窮烏獲以其不能自舉,不困離朱以其不能自見。因可勢,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時有滿虛,事有短長,物有存亡,人主為三者發喜怒之色,則金石之士離心焉。賢聖之撲淺深矣。故明主觀人,不令人觀己。明於堯不能獨成,烏獲之不能自舉,賁、育之不能自勝,以法衛則術行之道畢矣。

#2此處脫『心』字,據迂評本、淩瀛初本補。

人主不自刻以堯,而責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儘如比乾,儘如比乾則上不失、下不亡。不權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儘如比乾,故國不得一安。廢堯、舜而立桀、紂則人不得樂所長而憂所短。失所長則國度無功,守所短則民不樂生,以無功禦不樂生,不成行於齊民。如此,則上無以使下,下無以事上。

危道:一曰斲削於繩以內,二曰斲割於法以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樂人之所禍,五曰危人之所安,六曰所愛不親,所惡不疏。如此,則人失其以是樂生,而忘其以是重死,人不樂生則人主不尊,不重死則令不可。

明主堅內,故不不對。失之近正不亡於遠者無有,故周之奪殷也,拾遺於庭,使殷不遺於朝,則周不敢望秋毫於境,而況敢易位乎。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臨之而法,去之而思。堯無膠漆之約於當世而道行,舜無置錐之地於後代而德結。能立道於往#1古,而垂德於萬世者,之謂明主。

#1此處衍『名』字,據迂評本、淩瀛初本刪。

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順人而明獎懲。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順人則科罰省而令行,明獎懲則伯夷、盜蹠穩定。如此,則白黑分矣。治國之臣,效功於國以履位,見能於官以受職,極力於衡量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勝其官,輕其任,而莫懷餘力於心,莫負兼官之責於君。故內無伏怨之亂,外無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乾,故莫訟。使士不兼官,故伎長。令人分歧功,故莫爭訟。爭訟止,技長立,則強弱不轂力,冰炭分歧形,天下莫得相傷,治之至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