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19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春秋之記曰:冬十仲春,霣霜不殺菽,何為記此?仲尼對曰:此言能夠殺而不殺也。夫宜殺而不殺,梅李冬實。天失道,草木猶犯乾之,而況於君人乎。人君失道,臣人淩之者宜。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鄙諺曰:莫眾而迷。發難不與眾謀者必利誘。今寡人發難,與羣臣慮之,而國愈亂,其故何也?孔子對曰:明主之問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一人知之,一人不知,則得再三詳譏。如是者,明主在上,羣臣直議於下。今羣臣無不辭同軌乎季孫者,舉魯國儘化為一,舉國既化為一,則子得論其是非也。君雖問境內之人,猶之不免於亂也。境內之人亦與季孫為一,故問之無益。

二。董關於為趙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澗深,峭如牆,深伯仞,因問其旁鄉擺佈曰: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嬰兒癡聾狂悖之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牛馬犬蠡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董關於喟然大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無赦,猶入澗之必死也,則人莫之敢犯也,何為不治之?

夫矢來有鄉,鄉,方也。有來從之方。則積鐵以備一鄉。謂聚鐵於身以備一處,即甲之不全者也。矢來無鄉,則為鐵室以儘備之。謂甲之全者,自首至足無不有鐵,故曰鐵室。備之則體不傷。故彼以儘備之不傷,此以儘敵之無奸也。言君亦當儘敵於臣,皆所防疑,則奸絕也。

子產相鄭,病將死,謂遊吉曰:我身後,子必用鄭,必以嚴蒞人。夫火形嚴,故交鮮灼。水形懦,故交多溺。子必嚴子之刑,無令溺子之懦。故子產死,遊吉不忍行酷刑,鄭少年相率為盜,處於灌澤,將遂覺得鄭禍。遊吉率車騎與戰一日一夜,而僅能克之。遊吉喟然歎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於此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