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_第29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秦大饑,應侯請曰:五苑之草著、謂草木著地而生也。蔬菜、橡果、棗栗,足以活民,請發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今發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也。夫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者,此亂之道也。夫發五苑而亂,不如棄棗蔬而治。一曰。令發五苑之蓏蔬棗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與無功爭奪也。夫生而亂,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釋之。

五。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故茲鄭之踞轅而歌以上高梁也。其患在趙簡主稅吏請輕重,主欲稅,吏問輕重,主不自定其輕重之節,曰勿輕重罷了,吏因擅意因以富。薄疑之言國中飽。簡主喜而府庫虛,百姓餓而奸吏富也。故桓公巡民而管仲省腐財怨女。公巡人,見有饑人及老而無妻者,以告仲曰:國有腐財則人饑,宮有怨女則人老而無妻也。不然,則在延陵乘馬不得進,造父過之而為之泣也。前礙飾,後礙錯,既不得前卻,遂旁而佚,造父見之泣,猶獎懲失必致敗也。

四。人主者,守法責成以建功者也。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吏雖亂,賢人不改操,殷之三仁#4,夏之龍逢是也。不聞有亂民而有獨治之吏,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故明主治吏不治民。吏治則民治矣。說在搖木之本與引網之綱。搖草本則萬木動,引網綱則萬目張,吏正則國治也。故失火之嗇夫,不成非論也。救火者,吏操壺走火,則一人之用也,操鞭令人,則役萬夫。明主執契亦然。故所遇術者,如造交之遇驚#5馬,牽馬推車則不能進,代禦執轡持莢則馬鹹騖矣。是以說在椎鍛平夷,榜檠矯直。不然,敗在淖齒用齊戮閔王,李兌用趙餓主父也。

三。明主者鑒於外也,而外事不得不成,故蘇代非齊王。以令燕王兼任子之,故不兼任,終不成霸。人主鑒於士也,而居者不適不顯,故潘壽言禹情。欲媚子之,故謂燕王言禹傳位於益,終令啟取之。王遂崇子之。人主無所覺寤,方吾知之,故恐同衣於族,而死借於權乎?方吾知人皆知己,不與同服者共車,本家者共家,恐其因同而擅己,況君權可借臣乎?吳章知之,故說以佯,而死借於誠乎?趙王惡虎目而壅明主之道,王圃中虎目而惡之,擺佈或言平陽君之目甚於虎目,遂殺言者。如周行人之卻衛侯也。衛侯君名辟強,行人以辟強天子同號,故不令朝,改名然後納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