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第186章 三蘇父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安持解釋道:“這章度之與我們有些來往。”

章越聞言已明白來人是誰,也不理睬自顧著用飯。

二人酬酢了幾句。

至於吳充二女兒也是嫁給呂公著的兒子呂希績。如此範祖禹與吳家又添了一層乾係。

雖說同三傳不是正出身,且守選難過,但對吳家而言,最難是出身,也就是仕進的資格,其他都不是事。

到了章越與唐九兩個他鄉客則留在汴京當中。常日章越有暇皆來陪唐九,以示二人同甘共苦之意。

“今後如何?”

現在的洛陽已是繁華錦勝之地,對於這李唐時的東都,武周的神都,李氏回到這裡彷彿感遭到當年李家那盛唐氣象,她還極喜好洛陽的人物風華。

範祖禹道:“姑父所言甚是,聽我這位同窗說,伊川先生除了風雨天外,常坐一小車遊洛陽,一人挽之隨性而至,又聽聞他與富相公交好,富相公現在還在天津橋旁給建了一座宅子。”

吳安詩聽了淡淡隧道:“此人夙來不風雅。”

承平興國年間,李覺以九經釋褐為官,曾通判建州,在此與吳待問瞭解。

範氏笑道:“冇甚麼,這章度之當初在浦城時,我雖感覺此子有些短長,但冇推測如此了得。說來講去,還是爹爹的目光了得,能在人寒微當中慧眼識才。這等目光……”

特彆是吳安詩聽得範祖禹說來,表情是從低到高,又從高到低,最後又是從低到高。

現在章越正在城外酒坊當中與唐九對飲。

幾人神采不一。

章越身邊的唐九雖喝得看似有些醉,但卻起家抱拳道:“見過都轄,不知來此有何貴事?”

李氏這一次去洛陽可謂是衣錦回籍的。

“黃履,邵武甲士,不但文章寫得好且慷慨好義。”

“竟有此事?”

三人閒談,吳安詩隨口問道:“你同窗當中有何過人之處?“

的確是……他就那麼有掌控五年後中進士麼?

歲末時,酒坊當中火食希少,汴京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過年節。

如此一碗高高堆起的白米飯,章越就著一盤豆芽菜,吃得是津津有味。

範祖禹說來倒是一臉對勁。

至於唐九則又要了三角酒,兩斤炊餅。

“度之從未在太學裡提及本身是否有婚配。他此人隻在讀書之事上用心,其他一概不問,即便我們這些朝夕相處的同窗,常日也不問他私事。”

這一次吳充當西京轉運使,成為一起最高行政長官,李氏自是攜後代往此處,以及當年留在東都的李氏皇親。

範氏笑道:“你擔憂甚麼呢?官家這還冇下旨呢,還是冇譜的事呢。再說了就算真的下了旨,一個同進士出身,又不是進士出身或進士落第。”

哪知如許的大好機遇,章越竟然辭掉了。

在吳氏兄弟看來範鎮以文章史學名世,這範祖禹也毫不減色,現在被呂公著看上。由範鎮親身出麵為這侄孫說親,現在範呂兩家已是訂婚。

章越凡是得空都會出太學與唐九喝酒用飯。隻是唐九隻顧喝酒,章越是儘管用飯,被店內酒客笑稱為此二人乃‘酒囊飯袋’。

李氏攜家人在洛陽玩耍了近半年這才返回汴京。

範祖禹走後,吳安詩一臉煩躁地回房。

當時吳充請歐陽修作保時,吳安詩還感覺小題大做,現在……

吳安詩傳聞章越辭去同三傳出身後,的確無語,但是範祖禹言到章越的辭疏竟然在讀書人中傳抄開來,這又是令他們大為出乎料想以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