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第186章 三蘇父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範祖禹聞言欣喜道:“真的麼?但是度之他從未在太學裡提及啊!”

吳安詩聽了淡淡隧道:“此人夙來不風雅。”

“哦?”

到了章越與唐九兩個他鄉客則留在汴京當中。常日章越有暇皆來陪唐九,以示二人同甘共苦之意。

吳安詩點點頭,拍了額頭道:“我竟一時忘了。”

範祖禹聞言不好辯駁,吳安持笑道:“你莫放在心上,這章度之你感覺如何?”

雖說同三傳不是正出身,且守選難過,但對吳家而言,最難是出身,也就是仕進的資格,其他都不是事。

以後聽範祖禹說來,他們這才分開了汴京不過半年,章越身上竟然產生了這麼多事?

到了其父李宥這一代兩家定下婚約。

吳安持解釋道:“這章度之與我們有些來往。”

世人都冇甚麼興趣。

至於唐九則又要了三角酒,兩斤炊餅。

吳安詩老婆範氏的內侄範祖禹本日來拜見了吳安詩,吳安持兩兄弟,也是但願今後能有個照顧。

如此一碗高高堆起的白米飯,章越就著一盤豆芽菜,吃得是津津有味。

“那他如何說得?”吳安持急問道。

“竟有此事?”

範祖禹說來倒是一臉對勁。

“哦,他還寫文章了?”吳安持問道。

至於吳充二女兒也是嫁給呂公著的兒子呂希績。如此範祖禹與吳家又添了一層乾係。

範祖禹笑道:“恰是如此,我常日都是悄悄學之,商定今後一爭高低的,但我與他雖有合作之心,卻無毛病我們之間的友情。”

二人都暴露恍然的模樣,冇推測範氏的內侄竟然與章越同齋。

何況章越現在還是長身材的時候。

吳安詩道:“此去西京見過伊川先生一麵,他出行必坐一輛小車,由一人挽車,我初時不知,隨旁人相告方知,有幸一睹名流風采。”

範氏見他如此問道:“四郎還行吧!”

“不錯,官家賜他同三傳出身,但他卻上疏辭了,可這篇辭疏卻寫得動人甚深,現在在汴京已是傳抄開來。”

“另有一名黃好義,詩文極好,百步成詩。”

“就算進士出身又如何?人家眼睛瞧到天上去了?”

幾人神采不一。

“黃履,邵武甲士,不但文章寫得好且慷慨好義。”

“另有一名則是浦城人士章越,字度之……”

當吳家高低到達時本地官紳自有一番歡迎,故而說是衣錦回籍也不為過。

現在對於章越而言,冇有甚麼比香噴噴的白米飯來得更香了。

現在聽得章越名字,範祖禹不知為何世人一默。

李氏這一次去洛陽可謂是衣錦回籍的。

鄰近年底,吳府高低自是熱烈非常。

多是話舊之詞。唐九倒是好脾氣。

吳安詩道:“這如何行,現在他是二辭,如果他文名遠播,官家看在他文章寫得好的份上,直接賜個同進士出身,到時候不經科舉直接授官,此子有了話柄,還不是能出爾反爾的?”

範祖禹道:“三郎是智識明敏之人,但常日卻從不誇誇其談,其好學能文,但在同窗間卻從不矯飾文采,他操守樸重,與同窗相處都能恭謙讓步。”

提及這二人,世人都感覺不如邵雍弟子名頭大,不過在科考上主考官不會因你是邵雍弟子而照顧於你。

李氏攜家人在洛陽玩耍了近半年這才返回汴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