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大帳中,袁紹和部下謀士許攸、逢紀等人密議。
張遼大營,姬平和張遼正看著一張地形圖。
聽到袁紹叮嚀,文醜恭敬躬身:“末將領命。”
……
幾近同一時候,曹操大帳中,鮑信、夏侯淵、夏侯惇、曹洪都在。
另有兩名身披甲冑的將領沉默而立。
斯須,袁紹轉頭看向下首左邊的將領淳於瓊:“仲簡,神武王一事,可有動靜?”
聽逢紀這麼一說,本來深思的袁紹也不由發笑,隨即又朝另一名將領道:“文醜,加強夜防,謹慎董卓偷襲。”
上麵許攸和逢紀則辯論起來,各執已見。
許攸頓了頓,又道:“待董卓敗退,諸侯兵馬耗之八九,主公可結合諸侯以雒陽為都,擇宗室之子,另立天子,以關東州郡為基,則齊桓晉文之霸業可期。”
袁紹眼中光芒閃動,又沉吟起來。
鮑信低聲道:“不如我二人先結合張文遠,結為盟約,一旦董卓出兵,也可守望互助,不然我二人僅憑八千兵馬,何故濟事?”
“當此之時,諸侯皆在新安,吾恐董卓暗平分兵合圍新安與雒陽,如此關東諸侯危矣。”
燭光下的曹操麵色沉肅:“妙才、元讓,徹夜讓將士枕戈戴甲,巡夜衛士更加,要周到防備董卓來襲。”
許攸撫須道:“董卓遷都關中,海內震驚,現在關東諸侯兵臨函穀關,關中必定民氣惶惑,董卓為安撫關中,必要與關東諸侯一場大戰,以定大局。”
聽到賈詡提到張遼,低頭的呂布眼裡閃過一絲龐大之色,他與張遼是舊識,自認張遼武力不及他,春秋又比他小了十五歲,但冇想到張遼這小子的境遇卻遠勝於他。
姬平局指劃過秦嶺南部武關一帶,皺眉道:“董卓現在退守函穀關足有半月,會不會從關中派兵南下武關,繞道從雒陽南部伊闕進兵,三麵夾攻雒陽,合圍新安?”
逢紀嗤笑道:“傳言神武王身高一丈、虎背熊腰,武力超強,故名神武,即使有所誇大,但料其人也是身形魁偉,那張遼之弟年不過十五,身高不過七尺,率性打動,一孺子耳,安能是神武王?”
這名將領鮮明就是袁紹部下大將文醜,也就是袁紹口頭禪中“可惜我大將顏良、文醜未至”中的文醜。
曹操點了點頭:“雖不知麵孔,但觀其神,頗是類似,從張文遠連日行動,也能看出端倪,想來再無彆人。”
姬平苦笑道:“當初隻道將關東諸侯會合雒陽,便可西退董卓,冇想到成了現在進退兩難的局麵。”
一夜疇昔,直到天亮,關上董卓也冇有動靜,令姬平不由皺眉。
張遼忙道:“公子無需自責,若非公子,本日雒陽早成一片廢墟,百姓不知死傷多少。”
許攸俄然道:“張遼身側,他那兄弟來源不明,言行舉止,似非張遼部屬,或是神武王也未可知。”
袁紹又叮嚀道:“牢記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要透露你的燈號。”
i1153
“而關東牧守各懷私心,雖有十萬之眾,本初、公路貌合神離,劉岱、橋瑁也有齟齬,唯有張文遠有討賊之心,倒是杯水難濟車薪,一旦董卓兵出函穀關突襲,恐關東兵士一朝崩潰,此,戰難矣!”
呂布感到本身很憋屈,空有一身武力,但比來幾次出戰,都是損兵折將,出師倒黴,先是在懷陵被伏擊,隨後又在北邙山被伏擊,此次本想在函穀關借鬥將成名,冇想到又碰到了兩個虎將,隨後就是一波流毫不客氣的衝上來,本身不得不再次悲劇,尖刀還冇出鞘,就被拍了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