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蒼天_第八十七章 來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一旁逢紀卻點頭道:“子遠此言差矣,主公現在本部兵馬不過一萬,如果另奉天子,其他諸侯安肯與主公同心?不如先謀韓馥,占有冀州之地,廣納名流,會聚良臣虎將,帶甲數十萬,待名譽、氣力兼備,則足以號令四方。”

上麵許攸和逢紀則辯論起來,各執已見。

許攸笑道:“關東諸侯當中,劉岱乃主公姻親,袁遺乃主公堂兄,王匡唯主公之命是從,曹操夙來與主公交好,鮑信與曹操同進退,孔伷少有主意,故而主公隻需暗結劉岱、袁遺、王匡、曹操、鮑信,拉攏孔伷,則掌控兵馬過半矣。”

許攸頓了頓,又道:“待董卓敗退,諸侯兵馬耗之八九,主公可結合諸侯以雒陽為都,擇宗室之子,另立天子,以關東州郡為基,則齊桓晉文之霸業可期。”

“而關東牧守各懷私心,雖有十萬之眾,本初、公路貌合神離,劉岱、橋瑁也有齟齬,唯有張文遠有討賊之心,倒是杯水難濟車薪,一旦董卓兵出函穀關突襲,恐關東兵士一朝崩潰,此,戰難矣!”

“是!”

張遼忙道:“公子無需自責,若非公子,本日雒陽早成一片廢墟,百姓不知死傷多少。”

燈燭下,袁紹沉吟道:“現在董卓扼守函穀關,可守可攻,情勢於我倒黴,而諸侯內部,又有張遼意向難懂,張邈與張超結合喬瑁,自恃兵強馬壯不聽調遣,韓馥遊移不進,公路又……哎!實是內憂內亂,依子遠、元圖所見,該當如何?”

張遼麵色微變:“恐董卓正用此計!從關中繞武關,下南陽,以馬隊之速,不過半月,公子,須做籌辦了。”

函穀關上,董卓陰沉著臉看著上麵的呂布,呂布低頭沉默。

這名將領鮮明就是袁紹部下大將文醜,也就是袁紹口頭禪中“可惜我大將顏良、文醜未至”中的文醜。

袁紹麵色大變:“可有應對之策?”

逢紀嗤笑道:“傳言神武王身高一丈、虎背熊腰,武力超強,故名神武,即使有所誇大,但料其人也是身形魁偉,那張遼之弟年不過十五,身高不過七尺,率性打動,一孺子耳,安能是神武王?”

聽到袁紹扣問,淳於瓊躬身回道:“主公,末將已派細作混入張遼大營,但至今未能發明神武王行跡。”

燭光下的曹操麵色沉肅:“妙才、元讓,徹夜讓將士枕戈戴甲,巡夜衛士更加,要周到防備董卓來襲。”

姬平盤桓了兩步,回身看向張遼:“三件事,一,令段煨謹慎守備,白日呂布兵敗,董卓很能夠夜襲。二,未慮勝先慮敗,傳令於荀棐和唐方,謹守皇宮,做好據險而守的籌辦,再傳令袁基和閔貢,構造百姓做好撤出雒陽的籌辦,牢記不成形成發急和民亂。三,派人去找曹操和鮑信,與這二人結合。”

聽到賈詡提到張遼,低頭的呂布眼裡閃過一絲龐大之色,他與張遼是舊識,自認張遼武力不及他,春秋又比他小了十五歲,但冇想到張遼這小子的境遇卻遠勝於他。

張遼大營,姬平和張遼正看著一張地形圖。

“當此之時,諸侯皆在新安,吾恐董卓暗平分兵合圍新安與雒陽,如此關東諸侯危矣。”

“偽王,張遼!另有逆賊段煨!嘿!”董卓一拍案台:“秘聞意欲一舉而破之,文和覺得如何?”

許攸道:“現在新安西麵有董卓扼守函穀關,北麵有牛輔三萬兵馬征討白波賊,當可分兵南下,乃至兵進河內,孟津。董卓又可從關中南下武關,入南陽,兵鋒直指雒南伊闕、太穀二關,如此我等皆為籠中之鳥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