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皇戚_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許攸一事就此揭過,曹操並未拜彆,因“雒陽雙琴”走時倉猝,其放於酒坊當中的古琴尚未帶走,其見之心喜,竟徑直走去坐下。先是伸脫手悄悄一碰琴絃,聞得幾聲動聽之音,神采驚奇,不由就此雙手撥弄起來。

祓禊即春浴,多是春季在外河邊湖邊沐浴,傳聞能夠起到洗去積穢,肅除疾病的結果。曲水流觴早前為臨水浮卵,即將煮熟的雞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後逐步演變成“流杯曲水之飲”。所謂“流杯”,也稱“流觴”,就是選一曲折溪水,投杯於溪水的上遊,聽其隨波而下,止於某處,則其人取而飲之,不過因選地刻薄,時人過節多以臨水浮卵為主。

這一幕讓伏完神采不悅,畢竟其乃伏泉長輩,蔡邕如此作為可謂不顧及他的顏麵,父老在哪有長輩先入坐的事理?不過想到本身能被聘請,便也豁然了,畢竟僅憑他的名頭,蔡邕是斷不會聘請他來赴宴的。

空弦高音一字一音飛出,似撞擊的磬鐘之聲,充滿了寂靜,莊嚴,宏偉……

劉堅喪夫不久,本日出門劉華帶她也是但願讓其散心,可她此時卻大唱此曲可謂放蕩之極,不過卻又份屬平常。上巳節因前人男女幽會野合之故,亦被稱為相思節,劉堅唱這相思歌謠倒也貼切,但是其倒是一喪夫不久的孀婦,身上素服也未褪下,即便漢朝的女性再熱忱大膽,也不能這麼毫無顧忌,畢竟她的意義擺瞭然是想男人了。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覺得期。”婉轉的女聲從車隊中間一馬車傳來,伏泉望之,倒是劉堅在唱,不由啞然。其唱的是一首漢朝的相思民歌,粗心是秋色觸發了人們的懷遠之情,有一個懷春的女子在風和草長的春季裡,癡情地記念著遠行在外的心上人。

曲終,曹操乾休,但並未拜彆,隻是怔怔坐於案幾之前,發楞深思,久久無語……

伏牛山脈範圍龐大,山勢非常高大宏偉,因其形如臥牛,故稱伏牛山。到了處所自在菜府仆疇前來帶路,世人將馬車依托於山下樹林,又留下一些親信主子看管,便跟著登山而去。

火線傳來泉水飛濺之聲,聲似悶雷,世人走去,見絕壁峭壁之下有一道瀑布,飛流直下,聲如奔雷,彭湃吼怒,激揣翻滾,水氣濛濛,珠璣四濺,每個水柱,每幅水簾,激衝下來,撞到山根的石頭,碰得瑣細,像千千萬萬的珠子。而瀑佈下數十步的空位上,本日集會的仆人蔡邕正與一儒雅父老分座案幾暢談,兩人賞著春光,聽著瀑布,不時對飲,一副蕭灑稱心之感。

仲春開端,六合俱生,萬物以榮,東風暖暖拂過,大地顯出一片朝氣。

幸虧,蔡邕以後也稍感不當,便又來與伏完賠罪,並邀其入坐,不過明顯蔡邕考慮恰當,此處隻要一張空餘案幾,幸虧伏泉與伏完乃是叔侄,同坐一地倒也無妨,而劉華等人則被菜府主子拉入不遠處的另一側地點,和其彆人家眷同坐。

伏完方纔入坐,瞧見另一案幾之人,神采博然一變,大驚道:“翁叔先生!”

雒陽南望伏牛,取宛葉之饒,不其侯府一行人馬束裝出行,出了開陽門,直奔城外比來的伏牛山一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