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皇戚_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伏泉不知伏完哪來如此自傲,他未說話,有人先說了,隻聽韓靖道:“君侯莫急,寺人掌控宮中,君侯過早前去,恐為其知。若其有所防備,設想擺脫,此事反而不美。”

自入太學以來,伏泉所交朋友寥寥無幾,倒不是因為他在太學時候少,而是因為他那外戚身份。跟著熟諳的士人越來越多,伏泉發明與外戚以及寺人沾上了一點邊,你就休想能混入士人的群體中間。

“君侯乃大王侄婿,送之則恐李太尉生疑,問君侯此信何來,君侯作何解釋?郎君送之,不言其他,隻說袁本初相予,太尉縱使生疑,派人查之,亦無他果。”

幾人聽後連連點頭,韓靖之言的確最為穩妥,伏完雖說剋日得劉宏賞識,但真要以此信彈劾王甫等人,政治氣力還是不敷,而如果由此案主審者太尉李鹹彈劾,反而掌控更大。

這時伏完道:“既有此信,吾明日上呈陛下,曉說黑幕,吾觀陛下聰明非常,曉得私家所為,必將大怒,到時定會冷淡王甫一黨,乃至將其下獄。”伏完捋了髯毛,非常自傲的說道,流暴露一種成竹在胸、勝券在握的感受,令人側目。

伏完隨即道:“吾這便送與李太尉。”

話音剛落,幾人儘皆吃驚不已,眼露難以置信神采,畢竟誰也想不通這袁家子為何與家屬作對。

“先生所說有理,不知先生有何奇策?”

就像剛纔所見的曹操一樣,其為何幼年就跟在袁本初前麵,為利?為權?都不會,而是為名罷了。曹操養祖父曹騰是馳名的大寺人,奉事四帝,受封亭爵,其父曹嵩現在又官拜大司農,父祖兩輩財帛積累甚多,能夠說既有錢又有背景,他會需求利與權?

“袁本初所予。”

竇後,便是前番被囚禁,因其母卒於比景,思念過分,悲傷而去世的竇太後,桓帝大將軍竇武長女竇妙。當時因為寺人因竇武所為,積怨竇氏,竇太後身後便隻用衣車運載其屍身,而後更是扣押屍身,不肯發喪,安排城南市舍數日不問。厥後中常侍曹節、王甫奏求用淺顯嬪妃的殯葬典禮下葬竇太後,隻是劉宏曰:“太後親立朕躬,統承大業。《詩》雲:‘無德不報,無言不酬。’豈宜以朱紫終乎?”因而發喪成禮,但到將要下葬的時候,曹節等人又懺悔不下葬竇太後,而是用桓帝另一名妃子馮朱紫與桓帝合葬,李鹹當時抱病,扶輿而起,搗椒自隨,謂老婆曰:“若皇太後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還矣。”厥後李鹹詣闕上疏,與寺人作對,奏求竇太後與桓帝合葬,終究劉宏用一句“竇氏雖為不道,而太後有德於朕,不宜降黜”,封住了寺人的嘴,以行動報竇太後策立之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