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_第九十一章 瞞天過海謀襲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袁軍沿著漯水分兵騷擾,劉備也隻得分兵。袁軍兵力在四萬擺佈,劉備隻要兩萬出頭,麵對袁軍這一陽謀,頓時捉襟見肘,非常被動。

劉曄皺眉道:“那我軍出兵機會就要好好掌控了。須得等曹操主力西上,與袁術比武後,方可出兵。”

柳毅建議袁軍乘大船沿黃河出海,然後再從濟水逆流而上,先破樂安,然後直逼臨菑。孤軍深切,糧草無繼,萬一短時內冇法攻破城池,將出缺糧之厄、全軍淹冇之傷害,袁紹不能接管這條險計。

袁術以示諸將,皆道:“張孟卓之議大善。請主公從之。”袁術軍本來甚是驕傲,覺得陳留輕鬆可下,豈知猛攻數日,毀傷數百人,破城遙遙無期,全軍高低皆不肯再攻城。

世人皆驚。劉政反對道:“現在我軍支撐袁紹守勢尚且困難,那裡還不足力分兵?分兵少則無用,分兵多,則我軍底子之地難保。此必無成。”

******

劉曄道:“曹操不懼袁術取厥火線?”

元從舊將皆是愛護曹操之人,打心眼裡看不起袁紹,而新投的李氏三傑也為曹操雄才魅力征服,自不肯頭上再多個太上皇,都紛繁表示當破袁術,保有兗州。夏侯惇在荀彧說完後就明白此中關竅,忙大聲支撐曹操定見。與劉備有仇的曹純也果斷支撐先破袁術。

山陽郡,兗州首府昌邑縣。夏侯惇向曹操道:“袁公雄兵數萬兵臨大河,我軍何不全軍東下,與袁公合擊劉備於河濟之間?”

主簿樊鹹道:“曹兗州雖雄武兵精,或許能擊走袁公路,但遠水難明近渴,等其兵至,陳留早破,袁公路剛猛好殺,張公性命難保。以鹹之見,不如降之。”

張邈不得已,隻得放棄投降之念,親身披甲巡城。張邈少時以俠氣聞,“振窮濟急,傾家無愛”,位列天下“八廚”之一,如本年近六十,脾氣也有些竄改,人稱父老。郡兵見張邈親身巡查,皆感奮,遂死守城之誌。

另一軍司馬陳英亦附和黃續,堅請張邈守城。孫治等將或擁戴,或中立,但無人言降。

劉備神采蕉萃,強振精力,問道:“計將安出?”

劉曄道:“長此以往我軍將被拖垮,須出奇計以應之。”

【明天再補上一章。求大師諒解!】

張邈在城頭望著城下一望無邊的袁術雄師,心中卻不甚結壯,巡完回府後,找了個親信悄悄出城,給袁術送去一封信。

彷彿可行。劉政等凝神思考。劉備道:“曹操不凡俗之流,善抓戰機,若見我軍西線空虛,必率兵取濟北、泰山諸縣。若失濟北、泰山,則入兗無路。”

袁術展信一看,見信中寫道:“君率悍將,擁雄兵,縱橫豫南,所向無前,一時之雄也。邈與君少長相知,共討董卓,交誼不成謂不深,而君無端攻邈之郡縣,何故也?邈雖兵少,亦有誌士,陳留城堅,恐君難破。而孟德將率眾西來,君自度能以疲兵據孟德精銳否?何不解陳留之圍,儘力與孟德爭鋒?邈當保持中立,必不襲君之背。君意如何?”

荀彧亦道:“即便我軍與袁公會師,若劉備不與我等野戰,而是據濟水、泰山恪守,亦難短時破之,而兗州非複我有。等破劉備後,雄師西上,或許能破袁術,重得兗州,但必非我軍之兗州也。”

程昱說的更直白:“若助袁公破劉備,袁公得劉備基業,儘有財賄,收降兵士,實在力將無敵於天下,與我軍併力西上,兗州亦入袁公之手,我軍將落空獨立職位,再次成為袁公部下。豈所宜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