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適心中早有降意,聽了高鴻這番話,正中下懷,當即道:“長史之言甚得吾心。吾為百姓而降,青史何能罪我哉?”遂命主簿範顯寫就降書,本身看過一遍,簽書畫押,派範顯出城去見劉備。
劉備擁甘氏入懷,長夜漫漫,歡樂達旦。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仲春二十五,樂安相楊適投降劉備。劉備收編樂安郡兵,持續以楊適為樂安相。命陳祿率兩千兵屯樂安,以備海賊郭祖。
劉備在接待臧洪的十餘日裡,已派關羽張飛等將全部齊國拿下。送走臧洪後,劉備再次集結雄師萬人,兵臨臨濟城下。章屠、吳長眉懾於劉備軍威,歸於帳下。劉備將其軍隊收編,裁撤老弱,甄選精乾,共編為四曲,以章屠和吳長眉各統二曲。章屠和吳長眉複其本名章進和吳福。
武將如單經、鄒丹、張吉、師恭,文臣如關靖、劉緯台、李移子、樂何當皆嫉恨戀慕。當日劉備在公孫瓚軍中時,因才調傑出,多建功績,獲得公孫瓚正視,引發諸將顧忌,除田楷外都曾反對公孫瓚汲引劉備。今見劉備自主,固然妒忌,但畢竟不再威脅本身的職位,又念起劉備慷慨漂亮、熱忱好義的長處,何況他們也都明白劉備翻開青州局麵,團體而言對公孫瓚無益,因而順服公孫瓚的口風,紛繁讚歎公孫瓚目光獨到、知人善任,建議與劉備締盟,共圖袁紹。
楊適看他這幅作態,就曉得不能希冀他了,心中頓時一涼。
樂安郡兵總計五千餘人,人數不算少,但郡將文懦,郡兵皆以保命為先,勉強將隻要一千餘兵的趙器趕走,已是極限。境內蓼城海賊郭祖、利縣海賊孫當、博昌豪強劉息以及高菀豪強王哲都不將楊適放在眼裡。
公孫瓚展開手劄,隻見信中寫道:“……平東校尉劉備去歲末渡河南下,杳無音信,後從逃兵得知其於高唐儘改將軍軌製,私署將領,霸占漯陰,揮兵東下。楷本欲提兵討之,因將軍方於袁本初相持,大戰期近,故臨時容忍。不料劉備乃奮其悍勇,大破黃巾於漯陰城下,追亡逐北,得據濟南。今有接到最新戰報,其破臧洪於於陵,活捉之。劉備必將崛起於河濟之間,其勢已不成反對。不如因此宥之,重申盟好,併力攻袁紹。楷願讓青州刺史於劉備,請將軍決之!”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