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非夢_第四十三回(倒V)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四十三回】試策問兄弟雙進士·知家學父子兩探花

現在鵬海便將桌上之卷一一看來,及看到一篇時,麵色為之一變,又吃緊看完,回味一番,不免失聲讚道:“好文采!”世人聞之都往這邊來看,先見字體莊雅,洋洋灑灑一篇下來,竟無一處塗改;再留意看內容時,隻見條分縷析,極儘精詳,更兼行文老道,不讓積年之臣。一時看罷,皆驚奇道:“此子卻不知是何家的,竟有如此見地。”鵬海笑道:“既諸位同我之意不異,少不得將他揀將出來。”幾人皆稱是,都取筆往上畫了圈子,放在一旁,又各自看其他的。

本來那二人不是旁人,先前所看之卷恰是薛蜨的,而後那篇卻出於瑧玉之手。他二人本有此能,不肯教人說秉公舞弊,乃下意改換筆跡,故鵬海也未曾看出。現在鵬海見了,乃對幾人道:“不瞞各位,此二子雖是我弟子,卻因年紀尚幼,並未曾多教誨甚麼。他二人又下意將筆跡竄改了,故現在方知得。”世人皆知他平日剛正,聞言皆稱是,又有人笑道:“當真‘雛鳳清於老鳳聲’了。聞說此二子皆未至弱冠年紀,是這一場中年事最小的;卻寫出這般斑斕文章來,教彆人愧死。”讀卷官中也有不曉得的,聞言更甚為驚奇,又看了他二人籍貫,乃笑道:“本來這林瑧玉是林大人的公子。林大人當日便是探花郎,公然父子一脈,皆是高才之人。”如是又議過一陣,及至明日,便將這十篇一併呈將上去。

本來聖上所道之宛宛,便是皇後小字。其父行伍出身,先上皇曾賜一寶劍,名曰“宛馮”,是以取了這個名字。其自幼與皇上瞭解,先皇親定的婚事,結婚以後也甚是魚水相得,所出之子方至三歲,便封太子。隻是今後出了太子謀逆一事,正值南越國來犯,又見三皇子將證據呈來,其言之鑿鑿,由不得人不信;即便如此,皇上也未曾立時命令誅殺,隻令將其擒下,聽候發落。誰知不幾日,乃聞得太子事敗他殺,皇後焚宮,乃怔了半晌,令人將皇後以禮殯葬,幼年而夭的小皇子追封親王,待馮家也隻如疇前普通,並未降罪。朝中有人蔘馮家同太子一道謀反,也因未得實證擱置一旁,況馮朝宗平南越之亂有功,故將此事隻不提起,而後待馮家還是如舊。

及至上殿,幾人伸謝過了,皇上便命賜座,一一問其三代鄉貫年甲等事。及至瑧玉上來,今上對他本留了心,當日隻看了一眼,未及看清,現在細細打量,乃恍然大悟,暗道:“我隻疑當日見他眼熟,本日方看清楚了,可不生得像宛宛麼!”因又想道:“他父親原是同馮家有親,或者是以類似,也未可知。”是以愈看愈是喜好,乃溫聲道:“你父親便是林愛卿麼?果然家學淵源,隻可惜林愛卿當是便是探花郎,你取不得狀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