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_第238章:佳人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舒貴太妃道:“是嫣然,阮嫣然。”她笑著,“我本叫移光,嫣然是到了周朝才改的名字,也是先帝親身為我取的名字。”

槿汐的話,彷彿是在盛讚太後的大德以及與舒貴太妃的姐妹之情的,但是對我問的題目,倒是彷彿風馬牛不相及。

太妃點頭笑向積雲道:“我總說漢家女兒的名字最好聽了。”

太妃道:“先彆焦急謝我,‘長相思’構弦之法與其他的琴分歧,若真要修起來,冇有三五個月不成,如果不當接,還得讓清兒回一趟宮裡配了馬尾、冰雪蠶絲與金絲來返來纔是,這幾樣東西隻怕還不是等閒弄的到的。”

槿汐明白我的疑問,道:“先帝駕崩以後,舒貴太妃慟哭不止,幾度欲要殉先帝而去,幸虧宮人們發明得早被救了下來。宮中妃嬪固然疇前與舒貴太妃諸多分歧,卻也非常打動,連外頭的臣子都曉得了,盛讚舒貴太妃大義。太後也非常打動,而此時舒貴太妃亦自請削髮為先帝祝禱,將六王爺拜托給了太後扶養。太後感念舒貴太妃一片情意,又說太妃養尊處優,天然不能和甘露寺眾尼同住,以是特地建了安棲觀給舒貴太妃單獨居住,因而命她出居道家,而不是進甘露寺修行。太後又怕旁人伏侍太妃會不風俗,因而就讓太妃的貼身侍婢一同跟了去住。也是太後諒解舒貴太妃的心機。天然,舒貴太妃若無大事也是不能隨便分開安棲觀一步的。”

他是在為我感慨,更是在為她生母舒貴妃的平生感慨。

我點頭而笑:“是疇前的閨名。”

我迷惑道:“舒貴太妃當年削髮,奉旨是出居道家,如何會在甘露寺這梵刹周遭修行呢,不是該去道觀的麼?”

我將本日之事絮絮說了。槿汐雙眉微蹙,“誠如娘子所說,娘子見到的的確是舒貴太妃啊。奴婢在宮中時已是隆慶年底,與舒貴太妃見麵不過寥寥幾次。但是舒貴太妃之風韻,見過之人畢生難忘。”

我忙道:“若太妃如許誇我,我可無地自容了。太妃的風韻,甄嬛早是敬慕已久了。”

我悠長冇有與人如許鎮靜天然地說話,心下亦是高興。回到甘露寺時天氣已晚,浣碧喜不自勝地來拉我的手,抱怨道:“蜜斯去了那裡,這麼晚也不返來,真叫人急死了。”

浣碧驚奇,悄悄低呼了一聲。我忙目示她溫馨下來。

浣碧頰上暴露溫和的小孩子氣的憂色,用力點了點頭。

但是,陳年舊事罷了,都是上一代的恩仇了。現在,穩坐在紫奧城九龍金椅之上俯瞰天下的,是玄淩嗬。

因而擇了個天高氣爽的日子,浣碧抱了“長相思”跟從我步行至後山。卻見門外停了匹白馬,恰是“禦風”。它見了我,歡樂地嘶鳴了一聲。

舒貴太妃隻是開朗一笑,“哪有操琴的人不竭弦的呢?如果娘子放心,不如拿給我看一看,我情願極力一試。”

我聞言側頭,“浣碧,你彷彿對擺夷有些體味。”

先帝對舒貴太妃的寵嬖,恰好讓我明顯白白地記得桐花台上玄清的感慨之語——實在有人分寵亦是功德,若集三千寵嬖於一身而成為六宮怨望地點,玄清真當為婕妤一哭。

我歉然道:“本該拿給太妃一觀的,隻是數月前我彈奏時一個不慎,弄斷了琴絃……”

我大喜過望,忙起家道:“如此,便最好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