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有個小島_第141章 “秒”的誕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們曉得,日是因地球的自轉而構成的。實在我們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運轉規律而獲得的日並不即是地球的自轉週期,它實在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綜分解果。因為地球自轉一週的過程中,它又公轉了約莫1度(59秒),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向的,以是地球還要再自轉1度地球上的人才氣看到和明天不異的太陽,這1度的自轉地球還要花約莫3分56秒才氣完成。這光陰心和地心連線纔會通過不異的經線。這纔是一個地球人視覺上的一天:24小時。這個一天稱為太陽日。我們的日曆用的就是太陽日。

最後的設想,一年為12個月;單月大,31天;雙月小,30天。如許1年就有366天,需求減去1天。因為當時的極刑犯定在仲春處決,人們但願流血的仲春快點疇昔,以是凱撒就決定從仲春減去1天,仲春就變成29天。該曆法稱為‘儒略曆’。

“因為地球上最後的時候計量都來自於對年代日的測定,是以,年代日就是地球人關於時長的最原始的單位。而一年中人們最體貼的時候就是24個骨氣和歲首。人們最常用的時長單位就是日。

“當朔月趕上交點月時,產生日蝕,當望月趕上交點月時,產生月蝕。是以,日月交食週期既是朔望月的整數倍,也是交點月的整數倍。

“秒,曾經是從天文觀察的‘日’中直接地出世出來的,但是它出世後,就完整跟天文測量無關,卻反過來成為人類肯定彆的統統時候的標準單位。

16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家精確地計算出一迴歸年是365.2422天,每400年隻要97個閏年,整百的年份不是閏年,能被400整除年份仍然是閏年。1582年,羅馬教皇再次修改了儒略曆置閏法例,顛末修改的儒略曆被稱為格裡曆(格裡高利曆),也就是我們現在利用的公曆的終究版本。

“日晷:是對圭表的首要生長,也是操縱日影來計時。操縱日晷來計時的體例是人類在天文計時範疇的嚴峻發明,這項發明已被人類延用了幾千年,它不但已經能夠切確到一天的詳細時候,還能顯現骨氣和月份,但它也有顯而易見的缺點,那就是必須需求有太陽,夜晚和陰天則不能用。

“彆的一個不依靠天文觀察的計時東西是焚香。古時候做的標準的計時香一柱香燃完大抵半個時候,相稱於明天的一個小時,是以也叫‘更香’。彆的沙漏、油燈鐘、蠟燭鐘等計時東西和焚香也差未幾是一個事理。它們的缺點是不準,且隻合適確定時長,很難確定時候。

“歲差是地球公轉和地軸活動相連絡的成果,這類連絡決定了二分二至地球位置不是定點,而是在公轉軌道上不竭西移的動點,從而導致地球公轉一週不即是太陽直射點緯度竄改一週。

“我們把不依靠天文測量的原子鐘計時體係給出的標定時候稱為原子時,依天文測量肯定的標定時候稱為天下時。地球自轉構成的一日是天下時。原子鐘走了24小時,是原子時。固然這個24小時曾經是從阿誰天文日轉化過來的,但是一旦轉化過程完成,它就不再依靠於日的長度了,它就變成一個獨立的時候單位了。現在時和分的單位都是依靠秒來定義,不再依靠日的定義了,因為日的時候長度會變。當然,秒也曾經是從時和分轉化過來的,但是轉化已經完成,它們隻是儲存了本來的進製乾係,現在確定時和分的時候長度,是依靠於秒的定義。原子時的秒和天下時的日月年是冇有肯定的倍數乾係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