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有個小島_第159章 科學的儘頭是神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所謂天門者,實無天門,是名天門。如果你的內心另有一個‘無有’存在,你就不會找到它。你要破了對‘無’的固執,才氣瞭解‘有’,莊子說:賢人就藏在這個處所。”

李二狗又接話道:“那麼,也就是說,空間也是相對的,時候也是相對的,穩定的隻要阿誰光速。佛經有雲:一微塵映天下,一刹時含永久。又雲: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都是這個意義吧?”

“德國的先驗唯心主義哲學家康德以為:時候本身不是一件東西;它是人類一種主觀的東西。——這和物理學的時候虛不管有點像。

“因為長度會‘縮’啊!”

“那我們如何瞭解阿誰‘天門’呢?”

“這裡時候的三個維度對應了主體分歧的認識情勢:疇昔是我之所‘識’,將來是我之所‘慮’,現在是我之所‘思’。識、慮、思偶然又被王船山表達為‘留、期、係’:‘留則疇昔亦在,期則將來亦在,係則現前亦在’。這三者構成了認識範圍的時候。這與奧古斯丁的時候觀也有近似之處。

“我們把一個杯子從A處移到B處,那麼就產生了時候。但是,重新把阿誰杯子從B處再移到A處,時候卻並不能歸去,而是又產生了新的時候。在這一點上,時候和空間是完整分歧的。時候記錄了這兩次竄改的過程,而不抵消掉。這還並不是耗損了能量或者熵增的題目。

“公元前4世紀的柏拉圖以為,我們是一個攪動時候的龐大機器的一部分,當行星的佈局規複到最後狀況時,統統都會重新開端。——這是時候循環論的觀點。

“宇宙中有無數的時候軸,冇有哪一個更優勝,是以我們不但冇法肯定哪一個纔是均勻活動的,也冇法肯定它們在時候上的對應乾係——也就是說冇有肯定的‘同時性’。那麼,我們對於天下的描述是否還需求時候這個觀點呢?”

“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時候是一種次序,並且是一種靜態的次序,一種單向的不成回逆的次序。我們不但是冇法回到疇昔,冇法儲存現在,乃至也冇法抓住將來。《金剛經》雲:疇昔心不成得,現在心不成得,將來心不成得。所謂‘抓緊時候’隻是人類的妄圖。”

前次和高建會商了甚麼是“秒”,高建給他留下了題目。阿誰題目是:時候的本質是甚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