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有個小島_第57章 關於“米”的對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59韶中原國公佈了《關於同一計量軌製的號令》,肯定米製爲我國計量軌製。1977年國務院公佈的《計量辦理條例(試行)》,規定:“我國的根基計量軌製是米製(即“公製”),慢慢采取國際單位製”。1978年又批準建立了由20人構成的“國際單位製推行委員會””,賣力構造天下性的國際單位製推行事情。1979年1月1日,中藥丹方計量開端采取公製。為了包管國度計量軌製的同一,1985韶中原國公佈了《計量法》,第二條規定:“國度采取國際單位製”。自1991年1月1日起,法訂單位製成為我國獨一的法定計量單位。

聽高建講了這麼多的故事,二狗又問:“費了這麼多事才完成的國際米原器現在如何樣了?”

高建接著說:“是的,秦人的尺大抵是淺顯人從手腕到肘部的長度,相稱於明天的約莫23厘米。前人定義長度的標準先是用人體的部位來定,就像數數的進製用十個手指來定。比如你鍼灸上用的寸就是約莫一個姆指的寬度。前人還用拃、庹、步、尋、仞等,都是如此。”

“它引入了彆的一個難以定義的物理量——秒,或者說,是時候。我們隻要精確地測定時候,才氣精確地測定米啊!那我們如何精確地測定時候呢?”

作者提示:不喜好物理學的讀者請跳過此章。

委員會起首采取了拉格朗日提出的以十進製爲標準單位的建議。1790年10月27日,委員會決定將計量單位定為十進製。如許,計量單位的十進製與耐久構成的數的十進製是分歧的,這給單位換算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如果實現,那現在的周角就是400度了。”二狗插話道。

因為“檔案米”變形嚴峻,1872年法國放棄了‘檔案米’的定義,按照‘檔案米’的長度,采取鉑銥合金(90%鉑和10%銥)質料重新製作了米原器。當時共製作了31件米原器,橫截麵大抵呈X形。‘檔案米’的長度被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麵)上,兩條線的寬度為6-8微米。

說了這麼多,高建終究停下來,喝了口水歇息一下。

接著,他們會商了長度和質量的單位。他們提出采取從赤道到北極的子午線長的千萬分之一作為米,非常之一米作為分米,1立方分米的純水作為基本質量單位。1791年3月30日,法國百姓議會通過了這項提案。而後,法國科學院的很多專家努力於這個標準量的測量和測定。

“儲存得的再好,也不成能包管它永久冇有任何喪失。萬一哪一天它破壞了,就很難再製作出一個和它長度相稱的米原器。何況它的精度隻要0.1微米,早已不能滿足當代的科學測量的精度需求。在1960年召開的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各國代表分歧通過決定,拔除了米原器對米的定義,來由是它既不便利,也不精確。”

“那麼,我們現在所用的米,就是從這個米原器來的囉?我們國度的尺和米為甚麼恰好是3倍的乾係?能有這麼偶合的事情嗎?”二狗又開端了新的題目。

“1790年5月8日,法國百姓議會宣佈對計量衡停止鼎新,並拜托法國科學院決定如何標準度量衡。法國科學院建立了一個委員會來措置這個題目。該委員會由數學和力學專家拉格朗日、力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化學家拉瓦西、測量儀器設想師德邦達、科學院秘書等構成。拉格朗日任委員會主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