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有個小島_第57章 關於“米”的對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二狗接道:“用人體的尺寸作單位就算是有德國人的鬆散性,但是它有一個關頭題目是各單位之間不好換算,它們並不是整進製。比如中原國的一拃和一庹、一步,就冇法說清楚他們之間如何換算。”

“這個不首要,首要的是米為甚麼是這麼長?”二狗道。

吃了晚餐,二狗和高建、周潔、韓剛在客堂裡談天。前幾天關於長度單位”米“的由來題目,二狗把高建問住了。高建歸去查了很多質料,他說明天根基上能夠答覆二狗提出的這一題目了。上麵是他們的對話。

頓了頓,高建接著說:

“不但中原,彆的民族也是一樣的。比如英製長度單位中:1碼=3英尺,1英尺=12英寸,1760碼=1英裡。這些都是能換算的,不過不是十進製,比較費事。”高建道。

“我也能夠想像,在分歧的地區,分歧的國度,人們用來測量長度的東西和單位是不一樣的。從汗青上看,我們國度之前的長度單位是很亂的,隻到秦始皇同一中原纔將度量的單位同一起來。”二狗道。

“為了能夠使我國與國際科學界、工商界接軌,1908年,清當局製定了采取國際單位軌製的範圍和實施條例。國際權威局應邀出產了鉑銥合金和鎳鋼合金原輔質料的標準米器,並運回中原。1928年,公佈了《計量衡演算法》,規定以‘萬國公製’為標準體係,並臨時以‘市場製’為過渡幫助體係,點竄了我國本來的計量體係,強行適應國際單位。規定1公尺為1米=3市尺,1公升=1市升,1 公斤=2市斤。新訂正的市尺、市升和市斤和本來舊的尺、升、斤大抵相稱,如許在引進國際標準單位的同時也適應了人們本來的餬口風俗。與公製的轉換很簡樸,使國際單位製逐步為公家所接管。1949年今後,國際單位製由當局體係在天下範圍內提高。是以,1米=3尺是報酬的規定,並不是偶合。

因為“檔案米”變形嚴峻,1872年法國放棄了‘檔案米’的定義,按照‘檔案米’的長度,采取鉑銥合金(90%鉑和10%銥)質料重新製作了米原器。當時共製作了31件米原器,橫截麵大抵呈X形。‘檔案米’的長度被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麵)上,兩條線的寬度為6-8微米。

“接下來,他們就需求切確測量地球子午線的長度。天文學家約瑟夫·德·蘭布爾和安德烈·邁尚決然接管了這一首要任務。他們同時從巴黎解纜,相背而行,博學的德·蘭布爾從巴黎北上,詳確的麥尚從巴黎南下。他們達到各自的目標地敦刻爾克和巴塞羅那後,就開端測量他們之間的間隔。最後,按照實測數據,他們算出了一米的長度。但是,當時法國正處於資產階層反動的狂潮當中,社會一片混亂。這兩位科學家常常冒著被追捕的傷害。在巴黎郊區,德蘭布爾多次避開狂熱分子的追擊,幾次差點被奉上斷頭台。在法國和西班牙的苦戰中,麥尚作為法國間諜被拘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