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錦_第292章 達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請皇上對安王小懲大誡,不要直言科罪。”劉禦史倔強的喊完這一句後,昏倒在了大殿上。

第一起是在禦花圃服侍的小宮女,力證在禦花圃瞥見了安王拉攏內侍,暗害大皇子,為證所說的句句失實,直接撞柱而亡。

殿內的世人都沉默下來。

幸虧殿內柱子中間站著的一個小內侍反應快速,在劉禦史衝到柱子火線的時候攔了一下,被劉禦史帶摔到了地上。

副批示使聲音很小,卻足以讓跟他說話的批示使聽清了,內心一動,是啊,去守皇陵不就行了,守皇陵不就是即是變相的放逐囚禁了,再說皇陵前提艱苦,過個幾年,說不定就死在那裡了也未可知啊。

說著,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了殿內的大柱上。

他說著,臉上的神采越來越衝動,眼角模糊潮濕起來,“先皇啊,臣有愧於您的囑托啊,作為禦史,臣不能做到直言麵君以正視聽,也不能做到力證本相據理力圖,您看看現在的朝堂,臣有罪啊,臣這就向您請罪啊。”

這也就是皇上惱火的處所,若劉禦史口口聲聲為安王討情,他還能翻臉生機,恰好劉禦史是禦史,他有權力為任何一個案子或者事件直言勸諫,何況他一向都冇有說過安王無罪,他講的是請皇上在證據確實的環境下再定安王的罪。

再就是本日的劉禦史,在大殿上力圖安王暗害大皇子一案證據不敷,要求皇上重審,在力圖無果後,撞柱以向皇上要求從輕發落安王。

大臣們麵麵相覷,罰是必定要罰,題目就是如何罰。

皇上那一派的大臣則悄悄扼腕,本來皇上剛纔已經定下了安王的罪名,隻是這劉老頭口口聲聲以對不起先皇的名義撞柱,要求皇上對安王小懲大誡,這類環境下,皇上如果還執意定安王的罪,反而會落一個不能接管諫言的昏君名聲。

將安王貶去守皇陵還能彰顯皇上仁義慈愛的名聲,不落個殘害手足的名聲,實在是個妙不成言的主張,批示使在心底策畫了一圈,站出列來,將這個主張說了出來,“.......皇上既心疼安王,又不得不懲戒安王,不如就讓安王去守皇陵,既能讓安王對太祖天子和先皇儘孝,又能讓先皇感知到皇上的一片孝心和和睦兄弟的仁心,更能藉此機遇讓安王獲得教養,得以聆聽太祖天子和先皇的教誨。”

中間的五城兵馬司正批示使偷偷白了副批示使一眼,“廢話,誰不曉得要罰,題目是如何罰啊?”

一個是證明安王有罪,一個是據理力圖,卻不是說安王無罪,而是要求皇上徹查,不要冤枉了好人。

殿內的人卻再也冇有辯論的表情。

皇上此次有備而來,要想在他眼皮子底下達成他們的目標,她曉得這很困難,明天在朝會上必定打了一場硬仗。

這姓劉的老匹夫真是老奸大奸,前麵還口口聲聲說安王的事情疑點頗多,讓皇上重查,爭辯以後見無果,撞柱的時候便喊要皇上對安王小懲大誡,再不提重查安王案子的事情。

殿內吵吵嚷嚷的大臣們頓時被劉禦史突如其來的行動驚的呆住了。

守皇陵就即是放逐,無詔不得回京。

真真是隻老狐狸,將皇上直接架了起來。

皇上眉頭深鎖,對於劉禦史的控告固然惱火,卻並冇有大加斥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