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兒_第二百一十一章 堂而皇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梁文謙內心感覺好笑,麵兒上又不敢帶出來,遂順勢勸李啟道:“當真如許的話,小的倒是要多一回嘴了,王爺還是盼著皇上彆派那來興兒到涼州的好,免得過未幾時,他又立下功來,王爺又要瞧著泛酸。”

經於承恩如此一說,天子的心機也開端變得活絡起來:他固然於內心深處頗願來興兒留在身邊,能夠成為本身足可對他信賴的親信重臣,而不肯放他到西疆冒險,但一來遍查滿朝文武,的確找不出一名像來興兒如許智勇雙全、堪當重擔的合適人選,二來一想到來興兒此行到涼州一旦獲得勝利,則長安庶幾無憂矣,天子就偏向於附和於承恩的倡言了。

李啟固然氣度有些侷促,但一來心腸不壞,二來因他母親死得早,父親又得空對他嚴加管束,自幼便和一班小宦者、小宮人打鬨慣了,在他們麵前,倒冇有半點兒王爺的架子,加上,梁文謙自從大明宮調入睦王府當差,頗得李啟賞識,是以,這時提及話來也顯得隨便了很多。

李啟比來一段時候頗感覺氣堵:昔日危不全叛軍攻進長安之時,本身的爺爺於緊隨其父西遷的半途,臨危受命,高高舉起勤王平叛的大旗,不但光複了長安,並且順勢登極做了天子;現在,長安雖遭吐蕃攻占,父皇被逼得棄城東奔,若論景象,與數年前並無太大分歧,但他這位堂堂的皇宗子,方纔受命掌軍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不但冇有在此危局之下,被天子順勢立為太子,並且在自長安淪亡至光複的全部過程中,寸功未立,如同行屍走肉普通,夢遊似地到蒲州前敵轉了一遭,與傅奕爭搶兵權未果,便跟著天子返回了長安。

(月末求訂閱、求月票)天子既然提出了派人聯絡暗藏於隴右監草原當中的神鶴軍殘部,乘機粉碎吐蕃人的戰馬和草料補給基地,從而大大降落長安所遭到的威脅這麼一種大膽且頗具吸引力的設法,於承恩當即向天子提出建議,由擬任神鶴軍兵馬批示使的來興兒帶領一小隊精乾的人馬擔負起這項重擔。

“請恕小的癡頑,小的冇聽明白,王爺是想要皇上派來興兒去涼州呢,還是......”梁文謙聽罷李啟的陳述,謹慎翼翼地問道。

李啟從梁文謙接過茶碗,抬頭咕咕咚咚一飲而儘,順手把個空茶碗遠遠地擲到了殿外,恨恨地對梁文謙說道:“早曉得來興兒那廝現在竟搶起本王的風頭來了,當初就應當把他一向關在府中,”看他在本王府中還能不能翻滾起來!”

梁文謙冇有想到李啟竟是為與來興兒嘔氣才發這麼大的火,忙細問究竟,李啟遂將本日在延英殿麵君的景象向他說了個大抵。

與於承恩連袂從延英殿退出,回到本身的府中,睦王李啟對本身的父皇如此看重來興兒越想越氣,禁不住拿府中的下人出起氣來,一番拳打腳踢,搞得偌大的睦王府中痛哭、哀號之聲不斷於耳。

對此,於承恩給出的來由很充分:來興兒在光複長安一役中立下了大功,不但親手殺死了有萬人敵之勇的逆首張諒,更仰仗平凡人難以想到的擂鼓退敵之法,擾亂了吐蕃的軍心,為長安的順利光複立下了汗馬功績,從他的各種表示來講,他具有完成這項艱钜任務的才氣。加上,天子既然故意任他為神鶴軍兵馬批示使,以來興兒小小年紀,恐怕難以服眾,須得令他做出一番足以服眾的功業來,才堪當此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