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從顧雲濤去讀書以後,顧雲浩較著感受家裡人對他更加存眷和正視了。
說是好一些的紙,實際也就是一百文一刀的竹紙,隻是這紙略微厚一點,寫了字不會浸墨漏墨,能夠兩麵都寫罷了。
因而按著四書的治學前後,顧雲浩將殘剩的紙抄了一本《大學》。
看著另有些紙,顧雲浩想了想,就開端抄四書。
為著這事,顧長榮特地在衙門告了一天假,跟著嶽父方守華一起,陪著顧雲濤到何秀才的學館去。
就連方氏,對他也還過得去。
顧雲浩悄悄一笑,他天然不會奉告他奶,這僅僅是此中的一部分。
顧長光見兒子這些日抄了這麼多書,怕書籍積了灰,也忙找了一塊木頭,做了個簡易的小書架。
把書謹慎地放下,顧雲浩不由甩了甩已經痠麻的手臂。
至於其他的書,他也不焦急,歸正有這個本身抄書裝書的體例,等前麵冇錢買書的時候,本身抄一本用就是了。
想著抄書這事是分外的花消,顧長光就跟衛氏籌議,說乾脆二房本身出錢去給顧雲浩買紙墨,因著要抄書,以是乾脆買好一點的紙。
如果在宿世,各種冊本到處可見,買本書跟吃頓飯一樣隨便,若不是在這個期間切身經曆,那裡能實在體味到紙張冊本的得來不易。
珍惜地摸了摸這些日子抄好的書,又一本一本的放好。
也因著這個事情,顧家大房跟二房的乾係變得比先前和諧很多,就是當初最不好說話的方氏,也是暖和了很多。
“這是那裡來的這麼多書?”李氏問道。
他現在的字算不上好,但勤奮練字,也寫得出一手工緻的小楷。
裝訂的款式天然也是比著旁的書籍來的,裝訂完以後,二妞還細心的將冊頁漸漸裁剪整齊,最後看著成品,顧雲浩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更不消說方氏了,那內心眼裡就隻要兒子顧雲濤,恨不能把全數的好東西,都攬到大房給顧雲濤。
加上他本就嘴甜會說話,又長得眉清目秀,因為讀書的乾係,整小我也看著很潔淨高雅,非常招人喜好。
抄好以後,顧長光又專門去城裡幫著買來一大張黃皮紙。
“先生家裡的,我借來用一下。”
顧雲濤到城裡讀書後,每個月隻要兩天的休假日能回家,平時都得在學裡住著。
自這今後,顧雲浩每天的事情就多了一項,那就是抄書。
固然比內裡書店賣的差遠了,但還是比族學裡八十文一本的書好上很多。
因此新年一過,顧雲浩就跟顧長光和衛氏說了這事。
家裡孩子少了一個,世人的心機也開端有些竄改。
想到這裡,顧雲浩不由生出一種要好生讀書的情感來。
在敦睦的氛圍當中,顧家又過了一年。
“噯,快擦把臉。”
這日,從顧明琮家裡出來的時候,顧雲浩拿了好些書。
思忖了一番,顧雲浩感覺這事還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