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第八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溪水潺潺,流經處凹凸錯落,竟是天然的石階。

河麵上,商船舢板繁忙穿行。

桓容年紀尚小,身在步隊中間,還是被繡帕蓋了滿頭,車板落下絹花細簪無數。謝玄和王獻之等人的牛車則是“重災區”,眨眼被斑斕堆滿,各式環佩簪釵閃動其間。

方纔經謝玄先容,桓容曉得此人姓王名獻之,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子,是東晉馳名的大才子,頗得謝安讚譽。

遵循後代的話講,崇拜,赤-果-果的崇拜!

王獻之的脾氣貌似夷易遜順、聞融渾厚,實則卻非如此。如果看不上或人,壓根理都懶得理。最典範的例子就是庾氏兄弟。

多數店門敞開麵街,大者吊掛門匾,上書古體篆字,小者各色布幌垂落,風太悄悄擺動,同河岸邊輕搖的柳枝相映成趣。

出言之人身著玉色大衫,頭戴葛巾,麵龐清俊端雅。眉飛入鬢,眼尾狹長上挑,卻不予人輕浮之感,反有道不儘的書香之氣。

可不管如何挑,軍漢終歸是軍漢。特彆是上過疆場的南府軍,能挑出身上冇幾道疤痕的已經算是古蹟。想要長相過關,合適時下人的審美委實是天方夜譚。

謝玄等人已經風俗,神態自如的取下繡帕絹花。

上巳節建康士族後輩同聚,多麼風雅之事,如謝玄等人,身邊的婢仆小童都是個頂個的姣美。

或許是他的神采過於較著,好異景望時,身側已有人幫手解惑。

穿過籬門,沿溪流上行,人潮垂垂希少,喧嘩聲被模糊的樂聲代替。

桓容的幾位兄長,當年可冇這份殊榮。

桓容對他並不陌生。卻不是因為王大才子的才華,而是因為他的老婆。

至河柵籬門前,牛車已經不能稱為牛車,完整成了色采斑斕的“花車”。

甭管庾攸之還是庾方之,美滿是拜訪一次打臉一次。為求一幅字,還要持續奉上來給人打,不打腫不算完。

少年聲音明朗,未見同齡人的沙啞,反而格外動聽。說話時嘴角不自發上翹,眉眼稍彎,竟讓王獻之想起母親最愛的狸花貓。

比颳風騷的士族郎君,他更像桓容影象中的桓大司馬,渾身殺伐之氣,活脫脫的當代甲士。

船埠上,頭戴平帽的仆人來往穿越,順著吱嘎作響的木梯登船,將南北來的貨色一一卸下。市貨的販子絡繹不斷,很多貨下船不久就在船埠售罄。

小童婢仆諳練的盤點,不時相互對比,哪家郎君收到的“愛-慕”更多,哪位郎君不比昨年。

謝放心繫家國,毫不答應因私仇壞國事。庾希氣度侷促,目光短淺。不能及時罷手,必定要栽個大跟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