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靠炕的一頭,有一灶石頭砌的火爐,爐台上放著一碗黃澄澄的小米,火爐裡燒著劈柴,火勢正旺,紅紅的火苗竄上躥下,冒著一股木料的香氣。灶旁殘破的土牆上掛著些常用的瓢勺鍋鏟。白叟正在燒飯,揭開鍋蓋看了看,鍋裡煮著半鍋土豆。土豆熬小米稠粥,是趙年榮的午餐,他說這鍋飯要吃兩三頓。
後龕村獨一的村民叫趙年榮,六十多歲,因腿部殘疾畢生未娶,一向和母親相依為命。去大哥母親歸天,剩了他一人靠當局的佈施度日。
從趙年榮的院子裡走出來,在大峽穀的拐彎處,有一口天然水井,實在那是一個山泉的泉眼,這個泉眼的水旱不減澇不增。趙年榮拖著一條殘疾的腿,每日要到這眼井上來取水。
趙年榮的家有一個小炕、一張舊木床、一隻畫著油漆畫的箱子,中間的八仙桌上擺著一台12英寸的電視機,八仙桌兩邊是兩隻舊木椅,趙年榮就坐在木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