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妻_第2章 .1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妾身不敢欺瞞。”代王妃神采中滿是哀痛,彷彿真的痛悔,“當日家兄在西洲所做所為,橫斂資財也是為了妾身和殿下,妾身孃家當年蒙先帝正視,向來感激聖意,對殿下也非常經心。”她歎了口氣,“皇上若懲辦妾身,妾身不敢違背,現在隻求能修行消孽,痛改前非。”

西洲時那女婢衛的風采影象猶新,回京後活捉突摩,在鳳凰嶺的寒潭中救下定王性命,她也英勇過人,叫他刮目相看。這陣子受命他隻拿阿殷當側妃來庇護,卻反倒忘了,這位女人並非一味要人庇護的閨中弱質,她曾庇護旁人,更曾力戰惡賊,功績卓著。

玄月十五日,永初帝率皇親重臣,前去大悲寺中。

“薑家所作的事,是受代王教唆?”永初帝端倪中立時顯出威儀,起家將在坐世人環顧一圈,沉聲道:“你所說的,句句失實?”

初秋的風掠過田野,令阿殷的衣袍微微擺動,她朗但是笑,嬌美的端倪間竟自添了豪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她本來就不是平常閨中弱質,而是能與女將軍隋鐵衣風采相較的颯爽女官!

步隊到得大悲寺中,永初帝帶著世人進香畢,便聽眾僧誦經,高僧開壇*。

“不成!”常荀看過內容,當即點頭。

懷恩侯府薑家的傾塌,都城高低無人不知,此中窩藏逆犯等各種罪過,更是叫人咋舌。現在聽代王妃的意義,薑家窩藏逆犯之事,竟是為代王和代王妃揹負罪孽。那邊是說,這些事都是出自代王授意?

代王聽她言詞,最早變色,中間壽安公主也是麵色微變,低聲道:“王妃!”

劉陵這個名字對阿殷而言並不陌生,他是陶秉蘭的老友,訂交已稀有年。先前兩人約了重陽之日登高,陶秉蘭因得了陶靖的叮囑,這段時候統統出都城的邀約全都推拒,乃至連入夜後的各種宴席都辭了。按陶秉蘭的脾氣,這節骨眼上給更不會冒然去那樣遠的郊野,恐怕這所謂的遊山已是被人勒迫。隻不知是劉陵有詐,還是兩人皆被用強。

“情勢迫人,不得不如此。”代王妃坐在青竹椅上,端倪現出倦色,“父親死了,兄弟子侄也都死了,連臨陽也都喪身郊野,我不想再看到母親也落這個了局。”

代王妃卻恍若未聞,隻跪立在蒲團上,猶自抽泣。

“戰略雖好,隻是你孤身入險境,若稍有閃失,不好跟殿下交代。”

她將那布條拆開看過,倒是麵色微變——上頭說,兄長陶秉蘭受劉陵之邀前去鳳凰嶺遊山,她若不想陶秉蘭出錯墜崖,馬上孤身前去鳳凰台。若一個時候後還未到,陶秉蘭性命不保。

——苦尋對方藏身之處無異於大海撈針,現在對方沉不住氣脫手,確切是良機。

“滿口胡言!”代王在顧不得甚麼仁慈風采,怒聲斥責之間,幾乎站起家。

寺外禁軍層層保衛,裡頭眾皇親官員坐在蒲團上,當真聽法。

思及此處,常荀總算展開眉頭,“你籌算如何做?”

正行走間,中間有報信的侍衛策馬馳過,阿殷忽覺身邊似有勁風襲來,忙伸手接住,倒是一枚寸許的木枝,外頭綁著一段布條。

這布條中的意義太明白,明顯是要用阿殷去換陶秉蘭。能在禁軍中安插人手,明目張膽的給阿殷遞信威脅,對方的權勢天然不容小覷,幾近能夠必定是代王。常荀受了定王囑托,哪能容阿殷去冒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