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冷冰冰責問,吳三桂早就打好草稿了,真的也有,假的也有,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是建功心切,救鼇拜心急,不慎入彀,被俘後誓死不降,乘機逃出,幸運生還。
但是還冇等二王分兵出城,又有人來報,“啟稟兩位王爺,平西王返來了。”
“敗軍之將拜見王爺,請王爺降罪。”見到英親王阿濟格,吳三桂早早就滾鞍上馬,帶頭跪在阿濟格麵前請罪,三員將跪成了正“品”字形。
清廷的英親王阿濟格對朱由崧三路用兵,兩麵夾攻,欲使朱由崧首尾難顧,將明軍一舉毀滅在洛陽城外,但是事與願違,他督師七萬雄師尚未開到洛陽城,那兩路人馬得勝的動靜接連傳來。
三王齊聚洛陽,再行商討軍情。
事不過三,一波接一波的敗仗打擊,令阿濟格北都找不著了,營帳當中嘩然一片,交頭接耳,騷動不已。
禍不但行。正這時又有標兵來報,“兩位王爺,大事不好了,平西王吳三桂在大庫嶺先勝後敗,中了偽帝的誘敵之計,全軍淹冇,平西王、馬寶和吳應廣被抓了俘虜,存亡不明。”
現在他們瞭解了,為甚麼武漢的左良玉父子幾十萬雄師硬是擋不住朱由崧的幾萬帝師,為甚麼清廷的兩個親王尼堪和博洛等一萬八旗精銳會在九江一戰中全軍淹冇,血本無歸。
第二天又是一個凶信,鼇拜的殘部遏必隆的一千多名韃子在知名嶺上被明軍的禦營和忠貞營全殲,遏必隆死於亂軍當中。
“返來多少人馬?”
“王爺容稟……”吳三桂恭恭敬敬地往上叩首,彆看吳三桂是順治帝恩封的平西王,在阿濟格麵跟孫子差未幾,就算是不吃敗仗,兩個王子見麵,吳三桂也直不起腰來。
看著吳三桂說得頭頭是道,天衣無縫,渾身血汙,阿濟格和尚可喜臨時信了,讓他們三人起來,好言安撫了幾句,沐浴換衣,以勝負乃兵家常為由,既往不咎了。
這一下是千真萬確了,兩個王爺一個真韃子一個假韃子相互看了看就更不解了。
“平西王吳三桂返來了,就在城外。”報事的韃子隻得複一遍。
先是鼇拜分開洛陽,私行出戰,伊河一戰鼇拜戰死,一萬鑲黃旗精銳被朱由崧的禦營和忠貞營殺得潰不成軍,僅存下遏必隆帶領的一千來人被困山嶺,危在朝夕。
“本王問你們,如何吃了敗仗,被抓了俘虜又如何返來了?”
十萬雄師眨眼之間就折損了三萬,還搭出來了滿洲第一懦夫鼇拜及虎將遏必隆,平西王吳三桂被擒,這件事太大了,阿濟格不敢坦白從速照實奏報攝政王多爾袞,然後他們驚駭洛陽有失,商討以後向洛陽急行軍,僅一天一夜的時候便開了洛陽城,籌算在洛陽與朱由崧決一死戰。
氣歸氣,罵歸罵,還得商討如何挽救遏必隆之事。畢竟一千多名韃子也是人,不能見死不救。從速將智順王尚可喜等人調集到帳前商討,又是幾千人馬的禦營,現在又多了個三千白桿兵的忠貞營,偽帝何來這麼多王牌之師?對策冇商討出來,朱由崧的禦營和忠貞營的名聲就此傳開了。
不是阿濟格寬弘大量,不想治吳三桂兵敗之罪,畢竟大敵當前,吳三桂馬寶如許的猛男對他們另有大用,阿濟格固然生性鹵莽,但不是豬腦筋,對這些漢人關頭時候曉得如何把握。
“你待怎講?”事情太出人料想了,被明軍抓了俘虜還能返來?他們感覺不成思議,不是聽錯了就是報事的弄錯了,阿濟格和尚可喜幾近異口同聲,就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