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王京
玄月時,日本人固然敗退,但其酷好燒殺搶虜掠的熱忱卻不見稍減。玄月十九日,剛吃敗仗的黑田長政軍便殛斃數千朝鮮布衣,並割下他們鼻子請功。二十六日,吉川廣家更殘暴地割取了一萬餘朝鮮人鼻子。作為虔誠佛教徒的加藤清正在退往蔚山途中,更一把火燒燬了四週一座陳腐的名刹佛國寺。
船隊經萊州,登州,威海,最後達到朝鮮國土。
邢玠與楊鎬二人,先是在慕華館居住,運營軍務,後改移王都城內的承平館。聽聞黃來福到後,便一同出城相迎。對於黃來福,二人早己是聞名己久,心下獵奇,何況萬曆天子有嚴令,必然要重待黃來福。
久聞山西鎮兵精糧足,果不其然,這隻山西鎮來的軍馬,個個都是身披精美鐵甲,盔明甲亮,軍容威武。每個兵士們都是高大強健,彪悍非常,如許的兵士,每個放到他們軍隊中,起碼都是仆人標兵的標準。不過養這隻軍隊明顯破鈔不小,也隻要黃來福財大氣粗,才氣如許的設備。
目睹那些圍上來的朝鮮災黎個個麵黃肌瘦,描述乾枯,狀如惡鬼,不時向雄師伸出了枯乾的手,在前開道的朝鮮軍兵不時擯除,黃來福歎了口氣,令何如鎮向他們披髮一些行軍乾糧。
雄師行進四十裡,至安成館,己近王京。朝鮮國王李昖又遣派禮曹官員前來問安,京畿道首級官崔敬身在館內相迎,設席擺酒,不過這些酒食比起在大明來,天然是粗陋了很多。
邢玠睜目歎道:“這黃來福固然放肆,目無禮法,然後他忠勇之心,還是世人皆知的,之前平寧夏,戰朝鮮,他不是都為國出過力嗎,聖上也遣中使要我們禮待他,我看還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明軍大勝後,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邢玠也藉機大調軍馬入朝,眼下在朝明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五萬之多,或答應以反攻了。這些時候內,總督邢玠與經略楊鎬,另有總兵麻貴在內,日夜在王京商討反攻之事。
……
……
麻承詔表示瞭解,道:“北人不習水,黃軍門遠洋而來,實在辛苦,當在仁川休整數日!”
公然,日軍黑田長政部被殺得大敗,而此時攻打青山的日軍也被參將彭友德包抄,死傷慘痛。這時海上傳來捷報,重新複職的李舜臣,於玄月十六日帶領朝鮮水軍殘存戰船十二艘,在鳴梁海大敗日軍海軍。
至於楊鎬,黃來福就對他冇有好印象了,兩次明軍大敗都跟他有乾係,特彆是後一場薩爾滸大敗,更是就義了大明的國運。
此時景福宮門前的東南處,己是盛結鼇山、舞妓等,以歡迎上國雄師又一次來援,朝鮮國王子出宮前來相迎拜見。相互見禮畢,又約下晚宴,麻貴才遣麻承詔為黃來福雄師安排營地,就在王都城北處,緊臨麻貴仆人虎帳處,表示麻貴等人對黃來福的正視。
仁川駐著朝鮮國一哨的兵馬,另有一個朝鮮海軍船隊,以製止日軍從這裡騷擾王京。在黃來福大船隊冇到時,早己派出一隻快船前去王京佈告,大明兵部也早己行文奉告王京明軍總部,另有朝鮮禮曹(相稱於大明禮部)。
第二次朝鮮戰役發作後,日軍一起燒殺劫掠,遠勝當年之役。據日軍隨軍僧侶慶念和尚在其所著《朝鮮日記》記錄,日軍凡是見到身著白衣之人(朝鮮人常日穿著),非論男女老幼,儘皆砍死。村落儘被焚為高山。手腕殘暴,行動蠻橫,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