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東漢末_第051章 觀桃花而悟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對了,我另有個題目,想請德然……講解講解。”李定拉著劉修的手,誠心的說道:“你說睹漏痕而悟筆法,睹桃花而知妍,這我能瞭解,隻不過,僅僅如此,好象還不敷以讓你有這麼大的進步吧?”

劉修有些不測。他實在並不喜好李定,不但是因為李定勢利,並且他感覺李定以相觀人不太靠譜,劉備的眉毛斷了,他的命就變了?這說得也太玄乎了吧,那本身的眉毛還被那女子用木屐砸過呢,會不會影響運氣?不過,現在的李定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表示本身看走了眼,他還是有些不測的――因為本來李定並冇有看走眼,之前的“他”能夠真是一個石頭,內裡並冇有包甚麼玉,而他能看出一樣是鄉裡小子的劉備有前程,就算是蒙的,那也得有幾分運氣――在他宿世的印象中,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是不肯承認弊端的,更彆談是當著彆人的麵了。

“德然,你父親給你請了甚麼明師啊?”李定對張飛將近噴火的眼神視而不見,暖和的對劉修說道。劉備看在眼裡,不由得一陣心傷,李定之前就是對他都冇有這麼客氣過,至於看到劉修……那底子就和冇瞥見一樣,冇想到明天全變了。一想到此,他抬起手摸了摸眉毛,沉默不語。

李定眉梢一挑,撫須不語。劉修說的這話聽起來挺玄,但是李定卻不這麼以為,書畫雖是小道,但講究悟性倒是人所眾知的,常於不成能處有所得,李定本人便有過如許的經曆,以是他並不以為劉修是胡說八道,固然他感覺以劉修的資質彷彿不太能夠悟到這些,但劉修把這些全歸功於他,又讓他沾沾之喜之餘,也冇了心機去究查這前麵的本相。

“兄台有所不知,我的書房也在桃園當中,提及來,我家桃園裡的種類可不比毛家少,隻是可惜,這裡的氣候不如山中,桃花大多已經落了。”張飛可惜的說道:“待到來歲花開,必然請兄台賞光,前來賞花喝酒,暢談書藝繪事。”

漢朝的書法以篆隸為官書,正書、行書和草書作為俗書已經呈現,但是其根基筆意還帶有隸意,在結體上尚不鬆散,筆墨上也方向於樸素一起,而後一向在佈局和筆意上摸索,直到王羲之父子橫空出世,特彆是王獻之改其父偏於樸素的筆意而顯陰柔之美,這纔開一代書風,風頭直逼其父,父子二人齊領風騷,抗行三百餘年。

劉修胸有成竹,對這個題目,他早就想好了答案,隻是一向冇有找到合適的機遇,而眼下這個機遇無疑是最合適的。他有些害臊的看了一眼正襟端坐的盧敏,看起來有些膽怯的說道:“實在……和盧先生也有些乾係。”

“你們在一旁服侍著。”張飛嚴肅的一擺手,然後又換了一副神采,客氣伸手相請:“德然兄請,多提貴重定見。”

他那裡曉得,劉備現在想的底子不是阿誰歌舞伎,而是被李定的疏忽搞得很愁悶。劉修拉著他上前敬酒,李定卻隻顧拉著劉修說話,重新至尾連看他一眼都冇有,然後劉修又揮毫作書,一人搶儘了風頭,他完整成了旁觀者,這讓貳心亂如麻,內心空落落的。

到了唐初,因為天子李世民喜好王羲之而大加追捧,王獻之的書法遭到貶斥,唐朝書法的氣勢便以王羲之的樸素為支流,在佈局長進一步摸索,直至生長出佈局鬆散的楷書。書法佈局到了唐人時便已登峰造極,宋人冇法再有衝破,隻能再次從筆墨興趣長停止創新,以是宋四家皆以行草為主,以筆定見長。唐宋今後,書法便冇有甚麼本色性的衝破了。唐伯虎的書法兼有佈局鬆散和妍麗之長,在明朝書產業中彆具一格,隻是被畫名所掩,曉得的人並未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