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霍臨風喃喃,低頭蹭容落雲的鬢髮,尋了半晌,蹭到容落雲的耳朵。耳廓、耳後,逐步向下,貼住那一片柔嫩的耳垂。
這一聲高聳又鏗鏘,世人皆引頸凝睇,霍臨風看去,竟是那儒官。“本來是沈太傅,”沈問道,當今太傅,成帝應允,“太傅通才練識,說說有何不當?”
瑞獸吐煙兒,安寧,中和朝堂之暗湧,成帝頓了半晌:“丞相說來聽聽。”
是夜,曲鸞台,紅燭三百根,燈火熏燎漫漫的夜。樂工架琴撥絃,淌出一支清閒曲,小方幾,蠶絲蒲羅,溫酒搭著山珍。禦侍跪旁斟酒,霍臨風拈杯,仰頸飲下時瞥見劈麵一人。
“不要……”容落雲囁嚅,麵白如紙眼卻紅,擰解纜子弓起來,濕淋淋、軟綿綿地伸直成一團。
沈問道當即附和:“丞相所言甚是。”
唯恐生變,霍臨風叩首:“微臣遵旨,萬死不辭。”
陳若吟出言嘉獎,霍釗道:“大雍人才輩出,丞相實在汲引我兒。”
這輕描淡寫的兩句話,為此行撥雲見日,霍臨風萬語千言卡在咽處,如鯁在喉。他屈膝複跪:“微臣但憑皇上叮嚀,萬死不辭。”一晃,瞧見霍釗緊握的拳頭。
霍釗抱拳,謝了一謝。沈問道褪去鏗鏘之音,極平淡地說:“欲織蜀錦袍,偏得苧麻衣,不成汲汲,且當臥薪。”
眼下時命如此,卻非窮途末路,好酒,藏於深巷猶可聞,將才,手心有兵,便可顛覆六合。為避嫌,沈問道說罷大步走遠,先去了。
陳若吟幸災樂禍地笑了,笑定北侯遭忌,或是笑甚麼旁的。又瞥向霍臨風,道:“賢侄,聽我一句勸:既來之,則安之。”
霍臨風驀地憶起,卻不敢言、不成言,隻得嚼著梨香酒氣,嚥了個乾清乾淨。
西乾嶺離長安甚遠,是霍臨風從未見過的江南地界,成帝聽罷似覺不錯,然,一人起家諫道:“皇上,臣覺得不當。”
霍釗長歎,蜀錦袍,苧麻衣,本來說那話的人,已故去一十七載。
隔著腰肢款擺的舞姬,看不清楚。那人與霍釗和陳若吟年事相仿,卻無銅澆鐵鑄之身材,也無目露精光之麵相,靜如沉水,慘白清臒,周身散著儒雅書卷氣,在這靡靡夜宴中煞是打眼。
霍臨風心間刺痛,這聲聲低語彷彿鋒利的鉤子,淬了毒,又快又狠地攮來。他閉了閉眼,如潮般,腦海出現大片血紅,六年前的惡夢刹時被叩開。
陳若吟一愣,世人俱是一愣,都覺得太傅要與丞相激辯來回,這驀地認同實在難料。沈問道撩袍,行跪禮:“皇上,依丞相所見,霍將軍前去西乾嶺,定能掣肘草澤賊子,隻不過……”
座上天子撫掌笑言, 像說一件趣事。
容落雲如木雕泥塑,遲緩地行動,倚著他,粘著他,在湖中時當他是塊浮木,現在當他是暖身的熱炭。
他反覆道:“對不起……對不起……”
陳若吟便說:“啟稟皇上,霍將軍的才調不輸其兄驚海,而邊關總不必有兩位鎮邊大將軍。故依臣所見,無妨讓霍將軍留於關內,發揮雄圖。”
成帝擺手:“侯爺之子豈是凡人,不必妄自陋劣。何況,你才二十三歲,一輩子待在塞北也悶了些,留下來闖蕩闖蕩也好。”
刁玉良也嚇壞了,赤條條地跟著跑。“二哥,二哥!”他連喊幾聲,氣急廢弛地砸霍臨風肩膀,“你這廝安的甚麼心?誰準你玩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