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卷軸通古今,我養成了未來首輔_第230章 民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鎮長不敢置信地昂首看沈逾白,心中一熱,便道:“家中男人可去找長工,結算的人為買糧食勉強夠一家用。”

孫同知一拍桌子,怒道:“本年朝廷發了佈施糧,你家怎會冇糧?本官看你清楚是用心為之!”

紅麵男人臉上閃過一抹陰狠:“此事我來安排,明日就要給我們這位知州大人好好開開眼界。”

沿路碰到的鎮上百姓多穿戴陳舊,男女長幼皆乾癟,路邊一排排的房屋低矮殘破,可見實在貧苦。

待他升了堂,見過一眾官吏,便是正式上任。

文書一看就是十來天,孫同知卻一如既往每日來稟告州衙各項事件,請沈逾白做訊斷。

天元帝也該曉得此地如何凶惡,卻還是將他派來,怕是對他所說之鼎新法疑慮極深。

與之比擬,鎮長端上來的粥非常黏稠。

鎮長深深歎口氣,道:“知州大人落腳我們家,若不接待,他見怪下來我們一家更難。明日我與你們一同出去跑一趟,總要賺夠過年的糧食。”

半路,鄭甲抬高聲音道:“大人,有人跟上了。”

鎮長謹慎翼翼地端出十碗糙米粥,外加一盤魚湯。

鎮長扭頭看向身後一大師子,感喟一聲:“總不能讓一家子餓死,真到了那一步,也隻能怪本身命不好。”

沈逾白大袖一揮:“我乃一州父母官,若不體察民情,如何對得起賢人教誨,又如何對得起君父予以之重擔?你不必勸了,明日本官需求下鄉!”

沈逾白卻持續踱步:“讓他們跟。”

從這一日起,沈逾白就看起通城的各項文書。

孫同知出了州衙,疾步前去一處府邸前,與門房說了句甚麼,不消通報就從角門出來。

侍立在一旁的孫同知奉承笑著。

說著就將手裡的碗遞到世人麵前,那碗裡可說是一碗水,並未看到幾粒米。

升堂時發覺那些官吏個個無精打采,連施禮都是對付,對新上任的知州並無半點敬意。

孫同知恭敬道:“他看了十來天文書,明日想下鄉體察民情,馮老,您看這如何是好?”

孫同知給了鎮長一個警告的眼神,鎮長一驚,立即閉嘴。

待人分開,鎮長兒子擔憂道:“爹,咱家留著過年的糧食都被吃光了,本年如何熬?”

通城乃是個本地州,麵主動大,有四萬多戶,人丁超十萬,乃是真正的大州。

而能熬過三年者極少,多數是升遷走人。

馮知章眉毛極長,擋住一半眼皮,眉眼極鋒利:“既然他自找苦吃,那就好好讓他吃一番苦頭。”

三言兩語間,一名五品知州的將來就被安排好了。

沈逾白卻對峙:“我今兒就賭新任知州能升。”

一個青壯男人端著碗衝出來,大聲道:“大人,您瞧瞧我們吃的是甚麼!”

唐昌益道:“恰是如此。”

周顯抬眼看去,那府邸門口巍峨聳峙,朱漆大門外是極高的門檻,門口的兩尊石獅子比成人男人還高。

一行人在鎮長家落腳。

孫同知憤怒:“你竟隻給知州大人喝粥,連碗飯都未籌辦!”

沈逾白瞥了孫同知一眼,並不再問,隻是如常喝完那碗粥,隨孫同知分開。

鎮長兒子急道:“爹年紀大了,如何還能去內裡馳驅?萬一被抓住,您抗不住的!”

若他死在任上,朝廷多數也會遵還是例措置,並不會為他檢察究竟是為何喪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