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治見本日父皇和母妃都有些愁眉不展,不由問道:“出了何事?竟讓父皇、母妃這般憂心?”他歪了頭,“但是因為治兒讀書不消心,先生偷偷同你們說了?”
不過這麼一來,倒是便利了鄭國泰。他見事情傳了開去,就不再遮諱飾掩,乾脆將剩下的統統銀錢一次性十足送到宮裡。
“陛下。”陳矩的聲音打斷了朱翊鈞的深思,“犒慰朝鮮救兵的十萬兩冏銀已備好了,陛下籌算何時發往火線?”
朱翊鈞和鄭夢境對視一眼,苦笑。
“諾。”寺人拱手後退,出了乾清宮後,緩慢地回到了李太後身邊,一五一十地轉告。順帶還給陳矩上了點眼藥。
朱翊鈞點點頭,“的確。”不過有了大筆銀子入庫,他的表情就好了很多,“無妨,漸漸來,歸正也不會壞了。讓你兄長細心行事,莫要落人話柄纔是。”
“兄長說因這批貨賣的時候太久,對不住陛下,以是統統的錢都交予陛下,他分毫不取。”鄭夢境偷看朱翊鈞的神采,“不過銀兩短期內分批拿出去……是不是太刺眼了?”
隻可惜此三本書都是於嘉靖年間所著,著書之人也都亡故,並不能為朱翊鈞所用。
當年他給了鄭家的銀子並未幾,可帶來的回報卻非常豐富。如此想來,倒是可行。隻船廠的製作並分歧對縫這些謀生來的簡樸,得好生策畫一番才行。
田夫人點了點賬冊,“回娘孃的話,約莫有一萬三千八百九十餘兩白銀。”她翻了翻另一本賬冊,“令另有紅寶石八十七顆,藍寶石九十一顆,珍珠多少。”
老了,人一老,就不頂用了。
“陳矩當真如此說?”李太後微微側頭,麵上不顯。
李太後悄悄磨牙,她俄然問道:“本日伴駕的是誰?還是皇貴妃?”不等田夫人答覆,她嘲笑一聲,“哀家想也是,現在宮裡除了皇貴妃,陛下眼裡另有哪小我?”
朱翊鈞細想想,點頭,“是有這個籌算。”他笑道,“莫非皇兒有甚麼旁的好建議?現在戰事吃緊,朝鮮又開端迎來夏季,大明將士也許難以熬過夏季。父皇籌算拿出十萬兩犒慰將士。”
宮裡已經開端燒地龍了。朱翊鈞愣了愣,望著內裡被大風颳著的樹枝,道:“等李如鬆從寧夏返來獻俘後,隨他一併送去吧。”
李太後微微閉上眼,“此事兒哀家曉得了,你下去吧。”
“當真。”寺人一臉的委曲,“娘娘不曉得,現在乾清宮司禮監那起子人,個個都不把我們慈寧宮的放在眼裡。按說司禮監掌印是大寺人,可也不能目中無人啊。”
朱翊鈞在內心將此事記下,並不欲同孩子們多提。如果朱常汐,能夠朱翊鈞還會多說些話,指導他。但這三個兒子必定是要就藩的,有些政事或要事,他們就不需求體味太多。
天然!李太後張口欲言,最後卻還是嚥下了這句話。若再招來一個鄭氏,宮裡更加烏煙瘴氣了。她想了想,“從宮裡挑幾個樣貌出挑的,叫皇後給陛下送去。就說是我的意義,天子該當雨露均沾,隻叫那幾個奉侍,未免不敷殷勤。”
“陛下,太後孃娘差我來問一聲。趙世卿措置潞王之案不當,陛下作何籌算?”
這下子,離他想在漳州製作船廠的動機更加遠了。
朱常治捧首亂竄,“冇,冇冇冇。治兒一向很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