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清幽之極。聽到石潭的水流聲,尚子鎮靜不已,趕快踏上石階,張望著那一潭淨水,捧起喝了一口。
他趕緊將其扶起,緩聲道:“自入寺來,儀止每日下山擔水,深感飲水不便之苦,現下,困苦既解,儀止而言也非常欣喜,此乃利人利己之事,又為舉手之勞,還望方丈不要掛念。”
如此一來,引水之事,全寺皆知。嫁接修竹之際,每日都有安適無事的姑子隨高越來到了半山石潭,幫手遞竹搓繩,辦理一二。每至午餐之時,也會有山下的姑子送來飯水,照顧擺佈。接連幾日的繁忙,那引水之竹已鋪設結束,從山上至山下,凹凸錯落,連接著水潭與山寺。此時,越沿著竹管行於深山當中,察看著這已完工之作,並耐煩的用良木敲擊著繩索捆綁之處。每一擊,每一聲,在這沉寂的山林當中,都格外的清脆清脆。
上山撿柴的儀卿肅立在後,隔著綠樹枝丫看著下方的兩人,開口喊道:“兩位施主這是在做甚麼?需求幫手嗎?”
“公子所言甚是,這潭水清澈見底,甜美非常,果然是極好。”
聽罷,眾位姑子皆暴露笑容,群情紛繁。
很久,儀修收回目光,將那草圖摺好,交與高越,回了禮,方緩聲道:“此事全聽儀止施主罷。”
“阿彌陀佛。”世人單手舉於前,皆施禮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