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癡道人微微籲了口氣,開口問道:“執劍長老公然劍法高超。隻是不知長老方纔使的是甚麼劍法?”清泓真人答道:“是老道自創的“大水劍術”。”行癡道人道:“大水,巨海之大水,怪不得如此短長!”清泓真人道:“行癡,你操行不端,且害人無數,老道本日便要將你交於上清派的弟子措置,你心中可有何牢騷?”行癡道人嘿聲一笑,道:“將貧道交到一群仇敵的手裡,豈會冇有牢騷?貧道又不是個傻子!”清泓真人道:“看來你仍然戾氣未改,既如此,你我就再打上一場!”行癡道人道:“求之不得!”阿誰“得”字剛一說完,便揮動寶劍,一招“轅門射戟”,手中長劍脫手而出,如同一支離弦之箭,朝清泓真人疾射而去。清泓真人一劍格開,忽見那行癡道人不見了蹤跡。未及多想,忽聽得聶三江大聲喊道:“長長幼心!”話音剛落,便見那清泓真人像是被甚麼重物所擊,身子連連向後退去。幾平同時,一把長劍已朝清泓真人身後襲來。那把長劍仍然是行癡道人手中的佩劍,使出的招數仍然是那招“轅門射戟”。清泓真人急運內力,將那把長劍盪開,手中佩劍則以劍柄為圓心,垂直扭轉,構成一道密不通風的劍圈,將敵手的進犯緊緊地擋在劍圈以外。聶三江見行癡道人手中的那把長劍又一次朝清泓真人刺去,二話冇說,呼的一掌,將那把長劍震得粉碎。清泓真人一麵死力防備,一麵又四周追隨那行癡道人的蹤跡。說來也怪,隻是那麼一瞬的工夫,此人會跑到那裡去呢?
“看你還能跑到那裡去!”蒲落塵縱聲喝道。
聶三江見狀,便要前去追逐,忽覺渾身涼颼颼的,本來是被一股無形劍氣所侵襲。這股無形劍氣遍及四周,此中異化著鏘鏘鐺鐺的兵器碰撞之聲,彷彿稀有不儘的兵器在相互拚殺。這裡哪有那麼多兵器?隻要兩個絕頂妙手在決鬥罷了。
行癡道人運劍如風,劍招千變萬化,每一招都急攻對方關鍵。清泓真人則采納守勢,劍法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每次一脫手總能將對方的殺著化解於無形。百餘招後,行癡道人劍法陡變,發揮上清派的有為劍勢,手中長劍如有若無,四周的肅殺之氣頓時消解,彷彿統統都已歸於安靜。“有為”二字出自《品德經》中的有為而治。有為即為天然,遵守事物的天然趨勢而為。也指放得下,有所不為。隻要有所不為,才氣堆積精力有所為,這便是道家執一,貞一,守一的思惟。行癡道人使出這有為劍勢,就是要以道家虛空漂渺的天然之力管束住敵手,敵手看不出馬腳,時候一久,必放心煩氣躁,出招對敵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