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所證悟的法界真如,劃一虛空,既無彆離心識,則相互一如,人我劃一,眾生皆是其心內之眾生,當然皆能悉知。無彆離心,就彷彿一麵大圓鏡,物來即映,了無遮礙,洞然明白。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註釋】
佛陀又問:「須菩提!如你剛纔所說,佛眼可攝統統眼,一沙可攝統統沙,在諸佛天下中的統統眾生,統統各種分歧的心,佛也是完整曉得的。為甚麼呢?因為眾生的心源與佛如一,比方水流歧脈,泉源是一,心性同源,眾生心便是佛心,以是,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但是,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丟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圖心所矇蔽,生出各種虛妄心念,這類種心皆不是實在穩定的心性,隻是一時化名為心罷了。這疇昔之心、現在之心、將來之心,不過皆由六塵緣影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類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成得的。
五眼之一。所謂五眼,即(一)肉眼:世人所具的眼根,受各種停滯而不通達;(二)天眼:天人所具的眼根,人中修禪定可得之。雖表裡、日夜皆能得見,但仍有理障;(三)慧眼:為二乘聖賢照見劃一法界空無相的聰明,但因所知障故,有智無悲,雖勝天眼,猶不及法眼能悲智並用;(四)法眼:是菩薩為適應機遇,度化眾生故,照見統統世出世法,不同諸相,以及眾生心數,後果結果,如幻緣起的聰明;(五)佛眼:佛陀照了諸法實相,圓具前四眼,而超勝四眼者。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
佛陀又問:「如來有天眼嗎?」
【原文】
「是的,佛陀!如來也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統統沙,佛說是沙不?」
闡發了究竟無我的義理以後,才氣見萬法如一,見眾生心如我心。
「是的,佛陀!如來有佛眼。」
「如來有冇有法眼?」
「須菩提!如來具有遍照統統十界的佛眼嗎?」
「須菩提!如果一沙一天下,那麼像一條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個佛天下的話,如此,佛天下算不算多?」
「是的,如來具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
肉眼: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
「是的,如來具有法眼。」
【譯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統統眾生多少種心,如來悉知。*何故故?如來講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以是者何?須菩提!疇昔心不成得,現在心不成得,將來心不成得。
「甚多,世尊!」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以上這五眼的五問五答,皆是要表白劃一實在相本體,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所謂「溪山雖彆,風月是同」,不但佛佛道同,亦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聖同聖,在菩薩同菩薩。以是雖在凡夫,亦可五眼具有,隻是凡夫有所知障,各以己見為是,便不能徹見統統,侷促於一偏之見。
「是的,如來講是沙。」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此答正顯現如來不異凡夫,生佛劃一,如來雖具五眼,亦不離眾生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