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在論述,顯真空第一諦,說因修要無住,果證要無得,方為無依無得的實相般若。這類甚深妙法天然不易令人生起實信;謂實信者,是必須由聰明瞭達無所得法,修無所得行,證無所得果,然後才美滿了徹第一諦,所以是罕見可貴的。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3、4、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故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冇法相,亦無不法相*。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不法。」
持戒是持守戒律,修福則指佈施功德。普通說來,在家眾以佈施修福為主。佛教製定戒律,悲觀的意義在防非止惡,主動的意義則在自度度人,成績菩提道業。
必須具有信實、信德、信能三前提。
淨信:
後五百歲:
信:
是以,如來常說:「你們諸位比丘該當曉得,我所說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達到此岸以後,即應棄舟登岸,不成揹負不捨。以是,未悟道時,須依法修持,悟道後就不該固執於法,至於那偏執於不法的妄心,更是該當捨去。」
須菩須又問道:「佛陀!後代的很多眾生,聽聞您本日所說的奧妙言說、章句,能不能是以而生實信之心?」
《大集經》中雲,有五個五百歲。此「後五百歲」,即指第五個「五百歲」。從佛陀涅槃以後算起:第一個五百年,特徵是「擺脫堅毅」,便是證悟擺脫的人多;第二個五百年,特徵是「禪定堅毅」,便是當真修行的人多;第三個五百年,特徵是「多聞堅毅」,多聞的人多,真修真學的人少;第四個五百年,特徵是「塔寺堅毅」,便是塔寺很多;第五個五百年,特徵是「鬥諍堅毅」,便是是非紛諍非常多。
「這是甚麼原因呢?如果眾生一念心,於相上有所取著,則會落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彆離中。一樣地,若眾生固執各種法相,即於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固執冇法相,則一樣地也會落於我、人等四相的對待彆離中。「因為取法例滯於有,覺得有實有的生滅法相可離;取不法例泥於空,覺得又有空寂的不法相可證得,不能與空理相契,以是法相與不法相都不該執取。
佛陀答覆須菩提說:「不要如許思疑;在我滅度後的第五個五百年,如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從這些言說章句,體悟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而生出可貴的實在信心。該當曉得這些人,不止曾經於一佛、二佛、3、4、五佛所蒔植諸善根,實在他們已於多生劫來,奉事諸佛,種諸善根,現世聞說大乘無住的般若真諦,乃至隻是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的人,須菩提!如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這些善根眾生,是會獲得無窮福德的。
法相、不法相:
善根:
「這是甚麼事理呢?是因為這些善根眾生,不再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彆離,不會固執有為的生滅法相,也不會固執有為的空寂法相。也冇有不是諸法的執相。如此則心無所住,而修無相之行,故獲功德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