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雄圖_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實在裴詵雖是文臣,他也並不是對軍務一竅不通,當年也曾在司馬模父子麾下,充當過一段時候的參軍,隨時參讚軍事,也提出過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議,隻不過厥後司馬保不采取罷了。為了保險,能夠再任命老將何成去盛州做都護,相輔相成,盛州局麵,當可安穩如昔。

“而司馬卿雖為前晉宗室,但毫無錦衣玉食的紈絝風格。相反倒能勤奮任事,心胸家國子民,常自深深憂愁天下離亂,何日能休。厥後王敦造反,司馬卿明知力不能敵,卻義無反顧地誓師抵當,甘心做大水中一孤舟,力保湘州不陷賊手。卿固執不平錚錚鐵骨,壯哉!”

裴詵及司馬承,被天子如許劈麵讚成推許,俱是打動不已,幾欲垂淚。卻又見高嶽站起家來,動容道:“二卿樸重風致,世人共鳴,豈朕獨知?現在天下仍四分五裂,兵災連連烽火不熄,以天下百姓計,望卿等大力襄助朕,早日剿除賊虜安定四海,共造清寧天下!”

“臣癡頑,臣不知,請陛下劈麵見教。”

頓了頓,高嶽誠心道:“二卿品德端方,是朕愛好的首要前提。昔年,胡虜侵犯燒殺,圍攻長安,關中為之塗炭。彼時司馬保私心叵測,竟欲視而不見,以毒蛇蟄手、懦夫該當斷腕而強自解釋。裴卿義憤填膺,當場抗辯道,乃今蛇已蟄頭,頭可斷否?”朕聞此言,當時雖不瞭解,但亦深受打動。卿滿腔忠義,儘在此寥寥數語,壯哉!”

高嶽來自後代,對有宋一朝,為了停止能夠呈現的造反,而極度的重文輕武,處所上的軍政長官,都決計選用文臣為首這類矯枉過正的國策,非常不滿。任何事都要求一個均衡,方纔氣有傑出的長足生長,不然耐久以往必定會出題目。宋朝很多文官,雖有賢名,但對軍事很不在行,導致內行批示熟行,因而敗多勝少之怪狀,不敷為奇。

當日,韓雍劈麵進諫,說能夠讓裴詵出任盛州刺史。高嶽非常驚奇,下認識地便點頭反對。韓雍卻道,裴詵固然偶然失於暴躁,但終歸是德行不虧的良臣,且很有才調,政務諳練,又是朝廷副相,名譽昌大,去盛州進一步安撫民氣,是絕對冇有題目的。

“司馬卿,能夠猜上一猜?”

裴詵一刹時,愣怔地張口結舌,幾近忘了回話。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會落在本身頭上。要說追名逐利升官進爵之類,他現在已然是副相,被外放充本處所,特彆乃是刺史,非是州牧,實際上即是還矮了現在一截。若當真去盛州,那麼朝中的中書令之職,又當如何,而副相職銜,還能不能儲存,這莫不是被貶了?可要說天子是在貶黜獎懲他,裴詵自忖本身並冇有甚麼不對啊,且看麵龐、聽聲音、對眼神,這察言觀色之間,天子和顏悅色,也並冇有半分著惱的跡象啊?

彆的,如果考慮軍事方麵題目,實在也並不嚴峻。胡崧現在擁兵五萬在幷州,固然麵對石虎冀州的壓力,但反過來,對河北而言,胡崧又何嘗不是一個近在天涯的龐大威脅!此消彼長,盛州現在的壓力就要小很多,獨一交界的,便是地處幽州、被石趙和慕容鮮卑夾攻打得元氣大傷的段部鮮卑,構不成甚麼本色威脅,故而裴詵此去,大能夠放心的管理民政,完整停歇代人的疑懼心機,從而使盛州長治久安。

“此前,裴卿保舉楊堅頭牧守秦州。楊堅頭對朕,當然是絕對可靠的,但充當獨當一麵的處所諸侯,怕還是稍欠火候。他兵戈是極其勇猛,但政務非他所長。不過卿言倒也開導了朕,秦州刺史,朕決定任命楊難敵。說句大口語,他比朕還要熟諳隴南隴西一帶,且他善於治政安民,秦州使其牧守,應是無虞。至於秦州都護,朕便叫姚弋仲來做,卿說可好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