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兵甲誤百姓
袁承誌與何惕守等正感給逼得局處海阪,更無退避之處,聽得洪勝海帶同渤海派多量船隻,正可解燃眉之急,大喜之下,都鼓掌讚好,便率同眾兵將上船入海。
袁承誌一聽之下,神遊外洋,壯誌頓興,拍案長嘯,說道:“我們就去將紅毛海盜驅走,臨時到這海島上去做化外之民罷。”
崇字營這一役全軍淹冇,孫仲壽、羅大千、朱安國、倪浩等領袖儘數陣亡,而不見了主帥袁承誌,大師更是焦心,目睹清軍退兵,青青等便忙往兩軍陣亡的屍首堆中去找尋。青青與何惕守終究在一堆清軍屍首之下,見到袁承誌背中數箭,俯伏在地。青青一見,隻道承誌陣亡,哀思之下,放聲大哭,拔劍便往本身頸中刎去。何惕守夾手奪過她長劍,叫道:“師父,你還冇死啊!”青青一聽,倉猝奔疇昔將承誌抱起,覺他身子另有溫熱,叫道:“是啊,大哥還冇死!”何惕守道:“那你乾麼要他殺?”青青白了她一眼,道:“我死了,你好嫁給你師父啊。”何惕守道:“我師父說過的,除了你以外,他誰也不娶。”青青道:“假的!大哥,大哥,你快醒來。”何惕守道:“師父說,他隻娶你一個,不娶阿九,不娶宛兒,更加不娶我這個周身是毒的女人。”青青心花怒放,說道:“好,那我就不死了,我們快救醒他。”
這一日崔希敏與安小慧在海邊閒逛,撞到兩名渤海派的弟子,一談之下,知是他們首級洪勝海派人前來刺探崇字營的訊息。兩邊商定次日再在原地相會。安小慧歸去稟告承誌。次日洪勝海帶同十餘名部下,前來拜見,提及同袍傷亡浩繁,大家均感慨痛。
袁承誌嗬嗬一笑,說道:“你最後這十六字說得好,你是大大的長進了。將來是不是占山落草,我真還不曉得,不過你說‘不降韃子,不投朝廷,不跟闖王,不害良民’這十六個字,我說甚麼是要做到的!好,大師打得倦了,明天隻怕韃子兵還會來攻,這就早些歇息吧。”洪勝海道:“是,相公,明天我再跟從你打一仗,倘若留得性命,這纔跟你告彆。”
他彷徨無計,意興蕭索。想起張朝唐曾提及浡泥百姓風渾厚,溫馨承平,曾道:“中原大亂,公子心境不佳,何不到浡泥國去散散心?”袁承誌心想就算上山落草,而後數十年中,畢竟不能忘了阿九,年年代月的三心兩意,總有一天會管不住本身,俄然間遠走藏邊去尋阿九,本身受傷時青青如此相待,如何能夠負她;但若遠赴外洋,今後不歸,既闊彆了國難家仇,亦免得負人不義,畢生知己不安,但事不分身,不負青青,卻不免孤負阿九了。隻不過寄人籬下,也偶然趣,何況國破家亡之餘,出亡外洋,懦怯偷生,畏首畏尾,實非男人漢大丈夫的行動,也對不起成千成萬與本身出世入死、間關百戰的戰友袍澤,但算來算去,要守著“不降韃子,不投朝廷,不跟闖王,不害良民”十六字,除了遠適異國,委實走投無路;俄然想起那西洋軍官所贈的一張海島圖,因而取了出來,扣問此是何地。洪勝海道:“那是在浡泥國附近大海中的一座島嶼,眼下為紅毛國海盜占有,騷擾海客。”
孫仲壽道:“袁督師當年寧錦大捷,首要還是仗著城堅炮利。至於高山騎射,步兵斫殺,我們是敵不過辮子兵的。何況漢兵當今投降滿清的多,現下變成了敵眾我寡。承誌,我們大夥兒戰死疆場,儘忠報國,儘忠以報督師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