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253章 鹿鼎記(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下剔亮油燈,翻書朗讀,讀到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太祖努兒哈赤即位,國號金,建元“天命”,俄然間心中一凜:“我太祖於丙辰建元,從這一年起,就不該再用明朝萬積年號,該當用大金天命元年纔是。”

換朝改代之際,當政者於這年號正朔,最是著意。最犯諱者,莫過於筆墨言語當中,惹人思念前朝。《明書輯略》記敘的是明朝之事,以明朝年號編年,原無分歧,但當筆墨禁網極密之際,倒是極大的禍端。參與修史的學者文士,多數隻助修數卷,未能通閱全書,而修撰最後數卷之人,偏是對清朝悔恨入骨,決不肯在書頂用大清年號。莊廷鑨是富室公子,雙眼又盲,未免細緻,終予小人以可乘之隙。

吳之榮又道:“兄弟來到貴處仕進,兩袖清風,一無所得。本日老著臉皮,要向莊翁求一部明史,作為寒舍傳家之寶。今後我吳家子孫日夕朗讀,自必才情大進,光宗耀祖,全仗莊翁之厚賜了。”莊允城笑道:“自當奉贈。”吳之榮又談了幾句,不見莊允城有何行動,當下又將這部明史大大恭維了一陣,實在這部書他一頁也未讀過,隻是史才如何如何了得,史識又如何如何超卓,不著邊沿的瞎扯。莊允城道:“榮翁且請寬坐。”回進內堂。

吳之榮所料公然不錯。本來杭州將軍鬆魁不識漢字,幕府師爺見到吳之榮的稟帖,頓時嚇出一身盜汗,情知此事連累嚴峻之極,拿著稟帖的雙手竟不由自主的顫抖不已。

他雙手捧書,在書鋪中隻呆呆入迷,過得半晌,大呼一聲:“是了!”目睹此書冊頁封函,潔白極新,向店倌一問,公然是湖州販書客人新近送來,到貨還不過七八天。貳心道:“這莊允城好短長!當真是錢可通神。他收回舊書,重行鐫版,另刊新書,將原書中統統乾違忌諱之處,儘行刪削潔淨。哼,莫非就此罷了不成?”

吳之榮喜不自勝,深思:“這姓莊的公然狡獪,他怕我討得這部書去,順手丟棄,翻也不翻,是以將金葉子夾在書中,看是誰讀他兒子這部書,誰便有福分得此金葉。是了,我便多讀幾篇,明天再上門去,一麵謝他贈金之惠,一麵將書中文章背誦幾段,大讚而特讚。貳心中一喜,說不定另有幾兩黃金相送。”

吳之榮笑道:“冇甚麼!”撲滅油燈,重新翻閱。這一晚直看到雄雞啼叫,這才和衣上床,卻又在書中找了七八十處忌諱犯禁的筆墨出來,便在睡夢當中,也不住嘻笑。

莊允城平故舊友清流名流,對這贓官很瞧不起,見他到來求索,嘲笑一聲,封了一兩銀子給他,說道:“依中間平素為人,這兩銀子本是不該送的,隻是湖州百姓盼望中間早去一刻好一刻,多一兩銀子,能早走半晌,也是好的。”

莊允城心傷愛子之逝,即行刊書。清朝刊印一部書,實在不易,要招請工匠,雕成一塊塊木版,這才印刷成書。這部明史卷秩浩繁,雕工印工,用度甚钜。幸虧農戶有的是錢,撥出幾間大屋作為工廠,多請工匠,數年間便將書刊成了,書名叫作《明書輯略》,撰書人列名為莊廷鑨,請名流李令皙作序。統統曾經襄助其事的學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銘、吳之銘、吳之鎔、李礽濤、茅次萊、吳楚、唐元樓、嚴雲起、蔣麟征、韋金佑、韋一園、張雋、董二酉、吳炎、潘檉章、陸圻、查繼佐、範驤等,共一十八人。書中又提到此書是按照朱氏的原稿增刪而成,不過朱國楨是明朝相國,名頭太大,不便直書其名,是以含含混糊的隻說是“朱氏原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