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兒在民家借居,和他彆離半年不足,乍見之下,欣喜交集,雖早聽張豐年轉告,仆人已在少林寺削髮,也不知哭過了多少場,這時親目睹到他禿頂僧袍,忍不住又哭了出來。
第四幅畫中這小和尚跪在地下,奉養一其中年和尚。這和尚邊幅清臞,恰是削髮後法名行癡的順治天子。
兩人告彆出去。韋小寶想起一事,問道:“剛纔在廟門外遇見一批人,你們可知是甚麼來源?”張趙二人道:“不知。”韋小寶道:“你們快去查查。這群人來到少林寺,鬼鬼祟祟,看模樣也是想盜竊寺裡的武功孤本。特彆是阿誰總兵,不知是誰的部下,他身為朝廷命官,竟膽敢想壞皇上的大事,委實大逆不道,用心造反。你們查到是何人主使,倒是一件大大的功績。”
除了四幅丹青外,密旨中更無其他筆墨。本來康熙雅擅丹青,知韋小寶識字有限,便畫圖下旨。這四幅丹青說得再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到清冷寺去做方丈,奉養老皇爺。韋小寶先覺風趣,隨即高興之情消減,悄悄叫苦:“做做小和尚也還罷了,又要去做老衲人,那可糟糕之至了。”
忽聽得馬蹄聲響,十餘騎急馳而來。馳到近處,見頓時搭客穿的都是禦前侍衛服色,共是一十六人。冇到寺前,十六人便都翻身上馬,列隊走近,搶先二人恰是張豐年和趙齊賢。
韋小寶笑道:“好雙兒,你為甚麼哭?怪我這些日子冇來瞧你,是不是?”雙兒哭道:“不……不是的。你……你……相公出了家……”韋小寶拉住她右手,提了起來,在她手背上悄悄一吻,笑道:“傻丫頭,相公做和尚是假的。”雙兒又喜又羞,連耳根子都紅了。
他想得歡暢,手上便一招一式的使出,噗噗兩聲,雙手各自抓住一根柳枝,將吃奶的力量也用了出來,緊緊握住。忽聽得一人粗聲粗氣的道:“你瞧這小和尚在發顛!”
韋小寶邀眾侍衛入寺。張豐年和他並肩而行,低聲道:“皇上有密旨。”韋小寶點了點頭。
張趙二人大喜,一齊躬身存候,道:“皇上洪福齊天,韋大人奪目精乾,恭喜你立此大功。”趙齊賢道:“要不要讓我們給你帶出去?廟裡和尚如有狐疑,韋大人儘可解衣給他們搜尋。”韋小寶笑道:“那倒不消。你們去回奏皇上,就說主子韋小寶謹奉聖旨,已將丹青牢服膺住,用心辦事,請皇上放心。”兩人應道:“是。”
眾侍衛辭去後,韋小寶去見方丈,說道既有皇命,明日便須出發,前赴清冷寺。
次日一早,韋小寶帶同三十六僧,與方丈等告彆。來到山下,他單獨去看雙兒。
當下世人告彆出來,方丈和韋小寶、澄觀等送到廟門口。
韋小寶細看她臉,見她容色蕉萃,瘦了很多,身子卻長高了些,更見婀娜清秀,淺笑道:“你為甚麼瘦了?每天想著我,是不是?”雙兒紅著臉,想要點頭,卻漸漸低下頭來。韋小寶道:“好了,你快換了男裝,跟我去罷。”雙兒大喜,也未幾問,當即換上男裝,扮作個書僮模樣。
韋小寶跪下叩首,雙手接過,見是火漆印密封了的,深思:“不知皇上有甚麼叮嚀?聖旨上寫的字,它認得我,我不認得它。既是密旨,可不能讓張趙他們得知,還是去就教方丈師兄為是。他決不能泄漏了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