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尼道:“我們就做暗號去。”躍出窗外,拉了韋小寶的手,出隆福門,過永壽宮、體元殿、保華殿,向北來到火場。韋小寶拾起一根炭條,在一塊木片上畫了隻雀兒,用亂石堆成一堆,將木條插入石堆。白衣尼忽道:“有人來啦!”
陶紅英顫聲道:“你是……你是……”俄然擲下短劍,叫道:“公主,是你?我……我……”撲疇昔抱住白衣尼的腿,伏在地下,哭泣道:“公主,本日能再見到你,我……我便馬上死了,也……也歡樂得緊。”
白衣尼坐在床沿之上,回思二十多年前的舊事,本身曾在這裡圖繪一人的肖像,又曾與此人同被共枕。當今天下都給韃子占了去,本身這間寢室,也給韃子公主占住了,那人更遠在絕域萬裡以外,此生當代,再也難以相見……(按:大明長平公主之事,請參閱拙作《碧血劍》。)陶紅英和韋小寶侍立在旁,默不出聲。過了好一會,白衣尼輕聲感喟,幽幽的道:“點起燭火。”陶紅英道:“是。”撲滅了蠟燭,隻見牆壁上、桌椅上,都是刀劍皮鞭之類的兵器,便如是個武人的居室,那邊像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寢宮。
白衣尼道:“好,好!她在那邊?你快……快去叫她來見我。”她一向泰然自如,即便那日在清冷寺中行刺康熙,固然行動迅捷,仍不失平靜,但是現在語音中竟顯得非常焦心。
三人出得寧壽宮,仍從北十三排之側城牆出宮,回到客店宿歇。陶紅英和白衣尼住在一房,事隔二十多年,今晚竟得再和故主同室而臥,喜不自勝,這一晚那邊能再睡得著?
白衣尼道:“很好,紅英這丫頭偶然令。你做甚麼暗號?”韋小寶道:“我跟姑姑約好的。我在火場上堆一個石堆,插一根木條,她便曉得了。”
建寧公主道:“啊喲,這還是小事嗎?天子哥哥查問起來,曉得是我拿的,非大大活力不成。”太後坐了下來,道:“一部佛經,又有甚麼大不了?我們去五台山進香,為的是求菩薩保佑,回宮以後,仍要誦經唸佛,菩薩這才歡樂哪。”公主道:“既然冇甚麼大不了,我就跟天子哥哥說去,說你差我拿了這部《四十二章經》,用來誦經唸佛,求菩薩保佑他國泰民安,天子哥哥萬歲萬歲千萬歲。”
俄然之間,聽到床背後有人輕聲呼吸,心中一喜,轉過甚來。
公主道:“我甚麼都有了,就是差了一件。”太後道:“差甚麼?”公主道:“差了個陪我玩兒的小寺人。”太後又是一笑,說道:“小寺人,宮裡幾百個小寺人,你愛差阿誰陪你玩,就叫那一個,還嫌少了?”公主道:“不,那些小寺人笨死啦,都不好玩。我要天子哥哥身邊的阿誰小桂子……”
白衣尼淒然一笑。月光之下,她臉頰上淚珠瑩然,這一笑更顯淒清。她緩緩的道:“寧壽宮這會兒有人住麼?我想去瞧瞧。”陶紅英道:“寧壽宮……當今是……是韃子的建寧公主住著。不過這幾天韃子天子、太後和公主都不在宮裡,不知上那邊去了。寧壽宮隻餘下幾個宮女寺人。待奴婢去把他們殺了,請公主疇昔。”寧壽宮是公主的寢宮,恰是這位大明長平公主的故居。
白衣尼左手一抬,袖子微揚,燭火頓時滅了,說道:“你跟我出宮去罷。”
桌上明晃晃的點著四根紅燭,房中一人也無。陶紅英低聲道:“婢子曾劃破三口箱子,抽屜中也全找過了,還冇見到經籍影子,韃子太後和阿誰假宮女就出去了……啊喲,有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