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道:“我倒有一個計算,隻是……隻是太墮了師太的威風。”白衣尼歎道:“削髮人有甚麼威風可言?你有甚麼戰略?”韋小寶道:“我們去到偏僻地點,找家農家躲了起來。請師太換上鄉間女子裝束,睡在床上養傷。阿珂女人和我換上鄉間女人和小子的衣衫,算是師太……師太的兒後代兒。”白衣尼搖了點頭。阿珂道:“你此人壞,想出來的戰略也就壞。師父是當世高人,這麼躲了起來,豈不是怕了人家?”白衣尼道:“戰略能夠行得。你兩個算是我的侄兒侄女。”韋小寶喜道:“是,是。”心道:“最好算是你的侄兒跟侄兒媳婦。”阿珂白了他一眼,聽師父采取他的戰略,頗不樂意。
韋小寶應了,叫過車伕,將呼巴音抬入車中,命車伕趕了大車又走。一起上卻不見有甚麼農家,恐怕桑結趕上,隻待一見巷子,便轉道而行,隻是沿途所見的岔道都過分侷促,行不得大車。
白衣尼呼了口氣,展開眼來,低聲道:“能夠走了。”韋小寶道:“再歇一會,也不打緊。”白衣尼道:“不消了。”韋小寶又取出五兩銀子分賞車伕,命他們趕車出發。當時雇一輛大車,一日隻須一錢半銀子,兩名車伕見他脫手豪闊,大喜過望,連宣稱謝。
客店中掌櫃與店小二等見有人打鬥,早躲得遠遠地,這時聽得聲音漸息,過來探頭探腦,見到滿地鮮血,死屍狼籍,嚇得都大呼起來。韋小寶雙手各提一柄戒刀,喝道:“叫甚麼?快給我閉上鳥嘴,不然一刀一個,都將你們殺了。”世人見到明晃晃的戒刀,嚇得喏喏連聲。韋小寶取出三錠銀子,每錠都是五兩,交給店夥,喝道:“快去雇兩輛大車來。五兩銀子賞你的。”那店夥又驚又喜,飛奔而出,半晌間將大車雇到。
其他兩名喇嘛大駭,奪門欲逃。白衣尼躍身發掌,擊在一名喇嘛後心,頓時震得他狂噴鮮血而死,左手衣袖一拂,阻住了另一名喇嘛來路,右手出指如風,點了他身上五處穴道。那喇嘛軟癱在地,轉動不得。
韋小寶俄然想起,太後曾給本身三十顆丸藥,叫甚麼“雪參玉蟾丸”,是高麗國國王進貢來的,說道服後強身健體,解毒療傷,靈驗不凡,此中廿二顆請本身轉呈洪教主和夫人,當即從懷中取出玉瓶,說道:“靈效傷藥,我這裡倒有。”倒了兩顆出來,喂在白衣尼口中。阿珂取過水壺,喂著師父喝了兩口。韋小寶乘機坐在白衣尼車中,與阿珂相對,說道:“師太服藥以後,不知如何,我得不時候刻守著她。”命兩輛大車又行。
阿珂全冇聞聲他說話,問道:“河間府有甚麼熱烈事?”
那喇嘛道:“小僧名叫呼巴音,是青海的喇嘛,奉了大師兄桑結之命,想要擒……擒拿這位師太。”韋小寶心想桑結之名,在五台山上彷彿也傳聞過,問道:“這位師太好端端地,又冇獲咎了你那臭師兄,你們為甚麼這等膽小妄為?”呼巴音道:“大師兄說,我們活佛有八部寶經,給這位師太偷……不,不,不是偷,是借了去,要請師太賜還。”韋小寶道:“甚麼寶經?”呼巴音道:“是差奄古吐烏經。”韋小寶道:“胡說八道,甚麼嘰哩咕嚕烏經?”呼巴音道:“是,是。這是我們青海人說的西藏話,漢語就是《四十二章經》。”韋小寶道:“你的臭師兄,又安曉得師太取了《四十二章經》?”呼巴音道:“這個我就不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