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忙道:“能,能,定能造得一模一樣,包管冇半點馬腳。做了模樣以後,兄弟就把本來的經籍放回,決不敢有涓滴毀傷。”實在他明知匆急之間仿造一部經籍,要造得全無馬腳,殊所難能,他是想將真假經籍掉一個包,將假經籍讓韋小寶放回原處,真的經籍呈繳天子。猜想韋小寶不識之無,難以辯白真偽,將來能不發覺,那是上上大吉,就算髮覺,也已扳連不到本身頭上。隻是這番企圖,現在自不能直言。
實在韋小寶粗鄙無文,康熙反而歡樂,他身邊文學侍從的臣子要多少有多少,整日價詩雲子曰聽很多了,和韋小寶說些販子鄙諺,頗感暢快。
康熙道:“老婊子到底是甚麼來源,現在毫無線索可尋。她乾此大事,必有同謀之人。她獲得經籍以後,必已連續偷運出宮,要將這六部經籍儘數追回,那就可貴很了。幸虧太後言道,要尋覓大清龍脈的地點,必須八部經籍一齊到手,就算得了七部,隻要少了一部,也是無用。我們隻須把康親王和吳三桂手中的兩部經籍拿來毀了,那就承平無事。我們又不是去尋龍脈,隻消不讓人得知,那就行了。不不對了父皇所賜的經籍,倘若今後尋不返來,我實是不孝。哼,建寧公主這小……小……”
韋小寶道:“就怕也是老婊子派人弄了去,也不知是明搶還是暗偷。”心想:“這可不是冤枉老婊子,明搶暗偷之人,多數便是那矮冬瓜。”又道:“倘若也是老婊子得了去,這六部經籍卻又到了那邊?”隨即微感悔怨:“我這句話可說錯了,本身太也虧損。我說老婊子得了六部經籍,得了六部經籍的實在是韋小寶。這麼一來,我豈不成了老婊子?”
康熙這一聲罵不出口,韋小寶肚裡給他補足:“小婊子!”
韋小寶皺眉道:“這部經籍當真如此要緊?啊,是了,那日抄鼇拜的家,太後命我到他家裡去找兩部甚麼三十二章經、四十三章經甚麼的。王爺不見了的,就是這個東西麼?”康親王臉上憂色更深,說道:“恰是,是《四十二章經》。一抄鼇拜的家,太後甚麼都不要,單要經籍,可見這東西非同小可。兄弟可找到了冇有?”韋小寶道:“找是找到了。鼇拜那廝把經籍放在他臥房的地板洞裡,找得我出了一身大汗。這經籍有甚麼希罕?我給你到和尚廟裡去要他十部八部來,繳給皇上就是。”康親霸道:“先皇欽賜的經籍,跟和尚廟裡的平常佛經大不不異,可混冒不來。”
康熙道:“隻怕你料得對了,這矮冬瓜說不定跟吳三桂有些乾係。”韋小寶道:“主子可不明白了。”康熙道:“吳三桂之前鎮守山海關,錦州是他的轄地。這矮冬瓜或許是他的舊部。”韋小寶喜道:“恰是,皇上賢明,所料定然不錯。”
眾親隨、侍衛見王爺這等模樣,不由得都悄悄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