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難長矛一提,說道:“且看是誰先殺了誰。”吳三桂伏在地下哼了幾聲,俄然躍起,搶過禪杖,猛向九難腰間橫掃。九難斥道:“不知死活的東西!”右手長矛一轉,已壓住了禪杖,內力收回,吳三桂隻覺手臂一陣痠麻,禪杖落地,長矛矛尖已指住他咽喉。吳三桂固然武勇,但在九難這等內功深厚的大妙手之前,卻如嬰兒普通,連一招也抵擋不住。他臉如死灰,不住發展,矛尖始終抵住他喉頭。
李自成大吃一驚,這一杖猛擊勢道淩厲,他右肩受傷,有力收杖,當即左手向右臂推出,砰的一聲大響,鐵禪杖擊在牆上,怒叫:“圓圓,你乾甚麼?”陳圓圓道:“我跟他做了二十多年伉儷,當年他……他曾至心對我好過。我不能讓他為我而死。”李自成喝道:“讓開!我跟他有血海深仇,非殺了他不成。”陳圓圓道:“你將我一起殺了便是。”李自成歎了口氣,說道:“本來……本來你內心還是向著他。”
“但是……但是……在昆明住了幾年,他封了親王,親王就得有福晉。他德配夫人早已歸天。他的弟弟吳三枚來跟我說,王爺為了福晉的事,心下很煩惱。按理說,該當讓我當福晉,隻是我的出身天下皆知,如把我名字報上去求皇上誥封,未免輕瀆了朝廷。我天然明白,他做了親王,嫌我是妓女出身的輕賤女子,配不上受天子誥封。我不肯讓他因我難堪,不等吳三枚的話說完,就說這事好辦,請王爺另選王謝淑女做福晉,以免汙了他的名頭。他來向我報歉,說這件事很對我不起。”
李自成大喜,拱手道:“多謝公主,鄙人感激不儘。我畢生大願,便是要親目睹到這大漢奸死於非命。”
陳圓圓道:“小寶,你……你總得救救我孩兒一命。”
俄然之間,一點水滴濺上了她手背,提手一看,倒是一滴血。她吃了一驚,看相鬥的兩人時,隻見吳三桂滿臉鮮血,兀自舞矛惡鬥,這一滴血,天然是從他臉上濺出來的。
九難一扯韋小寶,叫他躲在本身身後,以防長兵刃傷到了他。
韋小寶卻不曉得,當情勢倒黴之時,投降以求喘氣,伺隙再舉,原是李自成平生最善於的戰略。當年他舉兵造反,崇禎七年七月間被困於陝西興安縣車廂峽絕地,官軍四周圍困,無路可出,兵無糧,馬無草,轉眼便要全軍淹冇,李自成便即投降,給收編為官軍,待得一出棧道,當即又反。此時向吳三桂屈膝假降,隻不過是故伎重施罷了。
公然李自成為了救濟陳圓圓,心慌意亂之下,杖法立顯馬腳。吳三桂忽地鋒芒一偏,噗的一聲,刺在李自成肩頭。李自成右手有力,禪杖脫手。吳三桂乘勢而上,矛尖指住了他胸口,奸笑道:“逆賊,還不跪下投降?”李自成道:“是,是。”雙膝緩緩屈下跪倒。
“但是我甚麼好事也冇做,連一句害人的話也冇說過。”
九難平生悔恨李自成入骨,但隻道他早已死在湖北九宮山頭,難以手刃大仇,本日得知他尚在人間,可說是不測之喜,但是現在見他慷慨豪放,安然就死,竟無涓滴懼色,心底也不由佩服,冷冷的道:“中間倒是條豪傑子。我本日先殺你的仇敵,再取你性命,讓你先見仇敵授首,死也死得痛快。”
韋小寶心想:“就算師父帶得我逃出昆明,這些朋友不免個個死得乾清乾淨,要殺吳三桂,也不忙在一時。”當下拔出匕首,指住吳三桂後心,說道:“王爺,大夥兒死在一起,也冇甚麼味道,不如我們做個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