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道:“施將軍,鄭勝利殺你百口,確是不該。不過你也由此而因禍得福,棄暗投明。若非如此,隻怕你現在還在台灣順從王師,做那背叛造反之事了。”
韋小寶道:“皇上,主子俄然想到一個主張,請皇上瞧著能不能辦?”康熙道:“甚麼主張?”韋小寶道:“那施琅說道他統帶海軍,很會打海戰……”康熙左手在桌上一拍,道:“好主張,好主張。小桂子,你聰明得很,你就帶他去遼東,派他去打神龍島。”
施琅道:“卑職不敢如此傲慢。不過攻打台灣,須得出其不料,攻其無備。京師與福建相去數千裡,遇有攻台良機,上奏叨教,待得朝中唆使下來,說不按機會已失。台灣諸將彆人也就罷了,有一個陳永華足智多謀,又有一個劉國軒勇猛善戰,實是大大的勁敵,倘若冒然出兵,難有必勝掌控。”
索額圖道:“皇上賢明,高瞻遠矚,算無遺策,我們做主子的,統統聽皇上叮嚀辦事就是了。”韋小寶心想:“你倒滑頭得很,不肯擔乾係。”端起茶碗。服侍的長隨大聲叫道:“送客!”施琅起家施禮,辭了出去。索額圖說了一會閒話,也即辭去。
施琅道:“索大人說得是。”
過得兩日,康熙頒下上諭,命韋小寶帶同十門神武大炮,高傲沽出海,渡遼東灣北上,先祭遼海,再登岸遼東,到長白山放炮祭天。
韋小寶淺笑道:“你疇前在鄭勝利軍中,又跟他打過幾場硬仗,台灣的景象天然是很明白的。皇上召你來問攻台方略,你如何說了?”
韋小寶回到子爵府時,見施琅已等在門口,說了很多戴德汲引的話。韋小寶笑道:“施將軍,這一次隻好委曲你一下,請你在我營中做個小小參領,以防外人知覺。”施琅大喜,說道:“統統順從都統大人叮嚀。”他知韋小寶派他的職司越小,越當他是本身人,將來飛黃騰達的機遇越多,如派他當個親兵,那更加妙了;又道:“皇上叮嚀卑職打造一隻金飯碗奉呈都統。不知都統大人喜好甚麼格式,卑職好監督妙手匠人連夜趕著打造。”韋小寶笑道:“那是皇上的恩情,非論甚麼格式,我們做主子的雙手捧著金飯碗用飯,心中都感激皇恩如山如海。”施琅連宣稱是。
施琅磕了頭,正要退出,康熙淺笑道:“韋都統待你不錯,你打一隻大大的金飯碗送他罷。”施琅承諾了,心中大惑不解,不明皇上企圖,目睹天顏甚喜,猜想決非好事。
韋小寶進宮去見天子,稟告施琅欲攻台灣之事。康熙道:“先除三藩,再平台灣,這是底子的前後挨次。施琅此人才具是有的,我怕放他回福建以後,此人急於建功報仇,輕舉妄動,反讓台灣有了防備,是以一向留著他在北京。”
韋小寶頓時恍然大悟,說道:“對,對!施琅一到福建,定要打造戰船,操演兵馬,搞了個打草驚蛇。我們攻台灣,定要神不知、鬼不覺,大家覺得要打了,我們偏不脫手;大家覺得不打,卻俄然打了,打那姓鄭的小子一個手忙腳亂。”
施琅道:“卑職啟奏皇上:台灣孤懸外洋,易守難攻。台灣將士,又都是當年跟從鄭勝利的百戰精兵。如要攻台,統兵官須得事權同一,內無掣肘,便宜行事,方得勝利。”韋小寶道:“你說要獨當一麵,讓你一小我來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