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437章 鹿鼎記(18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那知韋小寶俗氣不堪,周身冇半根雅骨,來到花棚,第一句便問:“如何有個涼棚?啊,是了,定是廟裡和尚搭來做法事的,放了焰口,便在這裡施飯給餓鬼吃。”

那道台道:“揚州鹽商有個姓何的,他家的何園,稱為揚州名園第一。他故意湊趣欽差大人,早就預備得妥妥貼貼,盼望大人光臨。隻是他功名太小,不敢出口。大人若不嫌棄,無妨移駕疇昔瞧瞧。”

說了一會故事,撤茶斟酒。韋小寶四下張望,隔座見王進寶一口一杯,喝得甚是利落,心念一動,說道:“王將軍,你曾說戰馬吃了芍藥,那就特彆雄渾,是不是?”一麵說,一麵大做眼色。王進寶不明其意,說道:“這個……”韋小寶道:“皇上選用名種好馬,甚麼蒙古馬、西域馬、川馬、滇馬,皇上都叮嚀要謹慎豢養,是嗎?”康熙著意於蓄馬,王進寶是曉得的,便道:“大人說得是。”韋小寶道:“你熟知馬性,在北京之時,你說如給戰馬吃了芍藥,奔馳起來便快上一倍。皇上這般愛馬,我們做主子的,自該上仰聖意。如把這裡的芍藥花掘起來送去京師,交給兵部車駕司餵馬,皇上得知,必然龍顏大悅。”

揚州芍藥,擅名天下,禪智寺前的芍藥圃特彆宏偉,名種千百,花大如碗。韋小寶在十歲那一年上,曾和一群頑童前去玩耍,見芍藥開得富強,折了兩朵拿在手中玩耍,給廟中和尚見到了,奪下花朵,還打了他兩個耳括子。韋小寶又踢又咬,跟那和尚打鬨起來,給那胖大和尚推在地下,踢了幾腳。眾頑童一鬨而前,亂拔芍藥。那和尚叫喚起來,寺裡擁出一群和尚與火工,手執棍棒,將眾頑童趕開。韋小寶因是禍首,身上實在吃了很多棍棒,頭上腫起了一個大塊,回到麗春院,又給母親罰一餐冇飯吃。固然他終究到廚房中偷吃了一個飽,但對“禪智寺采花受辱”這一役卻引以奇恥。次日來到寺前,隔得遠遠的破口痛罵,從如來佛的媽媽直罵到和尚的女兒,宣稱:“終有一日,老子要拔光這廟前的芍藥,把你這座臭廟踏為高山,掘成糞坑。”直罵到廟中和尚追將出來、他拔足飛奔為止。

巡撫一怔,不明他真意何指。佈政司慕天顏是個乖覺而有學問之人,介麵道:“韋大人所見甚是,揚州的和尚勢利,阿諛官府,欺辱貧民,那是自古已然。”韋小寶大喜,笑道:“是啊,慕大人是讀書人,曉得書上寫得有的。”慕天顏道:“唐朝王播碧紗籠的故事,不就出在揚州嗎?”韋小寶最愛聽故事,忙問:“甚麼‘黃布比沙龍’的故事。”

慕天顏道:“這故事就出在揚州石塔寺。唐朝乾元年間,那石塔寺叫作木蘭院,墨客王播年青時家中貧困……”韋小寶心想:“本來此人名叫王播,不是一塊黃布。”聽他續道:“……在木蘭院借居。廟裡和尚用飯時撞鐘為號,王播聽到鐘聲,也就去飯堂用飯。和尚們討厭他,有一次大師先用飯,吃完了飯再撞鐘。王播聽到鐘聲,走進飯堂,隻見僧眾早已散去,飯菜已吃得乾清乾淨……”

知府吳之榮道:“韋大人學問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