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445章 鹿鼎記(19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其書傳至北方者少,而變故以後,又多諱而不出,不見此書者三十餘年,現在複睹之於富平朱氏。昔此書初出,太倉守錢君肅賦詩二章,崑山歸生莊和之八章。及浙東之陷,張公走歸東陽,赴池中死。錢君遯之外洋,卒於琅琦山。歸生改名祚明,為人尤慷慨狠惡,亦終窮餓以冇。(大人,這三個反逆,都是不臣服我大清的亂民,幸虧死得早,不然一個個都非滿門抄斬不成。)”

韋小寶點頭歎道:“升官發財輕易,嬌妻美妾,那就難了。”大聲叮嚀:“吹打,送客,備轎。”鼓樂聲中,親身送到大門口,滿心不捨的瞧著洪夫人上了肩輿。

“獨餘鄙人,浮沉於世,悲年遠之日往,值禁網之愈密,(大人,他說朝廷查禁逆亂筆墨,越來越短長,但是這傢夥恰好膽上生毛,竟然不怕。)而見賢思齊,獨立不懼,將闡揚其事,以示為人臣處變之則焉,故作此歌。”

韋小寶問道:“顧炎武的書裡又寫甚麼了?”吳之榮放下《國壽錄》,拿起顧炎武的詩集,點頭道:“此人作的詩,冇一首不是謀背叛逆的言語。這一首題目就叫做〈羌胡〉,那明顯是誹謗我大清。”他手指詩句,讀了下去:

“我國金甌本無缺,亂之初生自夷孽。征兵以建州,加餉以建州。土司一反西蜀憂,妖民一唱山東愁,乃至神州半流賊,誰其嚆矢由夷酋。四入郊圻躪齊魯,破邑屠城不成數。刳腹絕腸,折頸摺頤,以澤量屍。幸而得囚,去乃為夷,夷口呀呀,鑿齒鋸牙。建蚩旗,乘莽車。視千城之流血,擁豔女兮如花。嗚呼,夷德之殘如此,而謂天欲與之國度……”

來到大廳,隻見那軍官正在跟陸高軒說話。韋小寶道:“陸先生,你這就好好服侍夫人歸去。夫人,部屬恭送你白叟家得勝回朝,祝你與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此次吳之榮找到顧炎武、查伊璜等人詩文中的把柄,喜不自勝,覺得天賜福祿,又可連升三級,那知欽差大人竟會說出這番話來。他頃刻之間,滿身盜汗直淋,心想:“我那樁‘明史’案子,是鼇拜大人親手包辦的。厥後鼇拜大人給皇上撤職重處,看來皇上的性子,確是和鼇拜大人完整分歧,這一次可真糟糕之極了。”康熙如何擒拿鼇拜,說來不大光彩,眾大臣揣摩上意,宦海中極少有人談及,吳之榮官卑職小,又在外埠州縣居官,不知他平生獨一的知音鼇拜大人,便是死於麵前這位韋大人之手,不然的話,更加要魂飛魄散了。

“有宋遺臣鄭思肖,痛哭胡元移九廟,獨力難將漢鼎扶,孤忠欲向湘累吊。著書一卷稱《心史》,萬古此心心此理。千尋幽井置鐵函,百拜赤忱今未死。胡虜向來無百年,得逢聖祖再開天……(大人,這句‘胡虜向來無百年’,真是大大該死。他咒詛我大清享國不會過一百年,說漢人會出一個甚麼聖祖,再來開天。甚麼開天?那就是顛覆我大清了!)”

吳之榮見韋小寶突感存眷,頓時精力大振,翻開《國壽錄》來,說道:“回大人:這部書把反清的背叛都說成是忠臣義士。這篇〈兵部主事贈監察禦史查子傳〉,寫的是他堂兄弟查美繼順從我大清的逆事,說他如何勾搭叛徒,和王師為敵。”右手食指指著筆墨,讀道:“‘會四月十七日,清兵攻袁花集,退經通袁。美繼監淩、揚、周、王諸義軍,船五百號,眾五千餘人,皆白裹其頭,午餘競發,追及之,斬前百餘級,稱大捷,敵畏,登岸走。’大人你瞧,他把叛徒稱為‘義軍’,卻稱我大清王師為‘敵’,難道該死之至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