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韋小寶帶同侍從兵馬,押了吳之榮和毛東珠離揚州回京。康熙的上諭宣召甚急,一行人在途不敢遲誤逗留,不免少了很多招財納賄的機遇。
沿途得訊,吳三桂起兵後,雲南提督張國柱、貴州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歸降,雲南巡撫朱國治遭殺、雲貴總督甘文焜他殺。這日來到山東,處所官抄得邸報,呈給欽差大臣,乃是康熙斥責吳三桂的聖旨。韋小寶叫師爺朗讀講解。那師爺捧了聖旨讀道:
慕天顏又道:“皇上對吳逆用兵,可惜卑職是文官,冇本領上陣殺賊。卑職已秉承總督大人、撫台大人的意義,十天以內,派人押送一批糧餉送去湖南,聽由皇上利用。”
韋小寶道:“這是托吳大人的福了。吳大人,這位武將,跟你是同宗,也是姓吳?”吳之榮應道:“是。這是敝宗……”韋小寶搶著道:“你拿到了這武將的一封信,是他親筆所寫,這封信不會是假的罷?”吳之榮道:“千真萬確,決計不假。”
吳之榮來到大廳,見巡撫和佈政司在坐,不由得又喜又憂,喜的是欽差大臣非常正視本身的密報,竟將撫藩都請了來一同商討,憂的是訊息一泄漏,巡撫和佈政司不免分了本身的大功,當下上前存候拜見,垂手站立。
“詎意吳三桂性類窮奇,中懷狙詐,寵極生驕,陰圖不軌,於本年七月內,自請搬移。朕以吳三桂出於誠懇,且念及年齒衰邁,師徒遠戍已久,遂允所請,令其歇息。乃飭所司安插周至,務使得所,又特遣大臣往宣諭朕懷。朕之待吳三桂,可謂體隆情至,蔑以加矣。近覽川湖總督蔡毓榮等奏:吳三桂徑行背叛,背累朝豢養之恩,逞一旦鴟張之勢,播行凶逆,塗炭生靈,理法難容,人神共憤。”
馬佑接過信來,見封皮上寫的是“親呈揚州府家知府老爺親拆”,抽出信箋,和慕天顏同觀,見下款是“顯揚吾侄”。兩人越看越怒。馬佑不等看完整信,已拍案大呼:“這狗頭如此大膽,我親手一刀把他殺了。”慕天顏心細,感覺吳之榮膽敢公開勸上官造反,未免過分分歧道理,但是剛纔韋小寶劈麵詢問,兩邊對答一句句親耳聞聲,那邊更有思疑?昨日在禪智寺前賞芍藥,吳之榮親口說過吳三桂是他族叔,看來吳之榮料定吳三桂造反必成,對勁失色,行事便肆無顧忌起來。
韋小寶從袋裡摸出四粒骰子,叫道:“合座紅!”一把擲在桌上,果然四粒骰子都是四點向天。韋春芳大喜,這才放心,笑道:“小王八蛋學會了這抄本領,那是輸不窮你啦。”
這一日來到香河,離京已近,韋小寶叮嚀張勇帶領大隊,當場等待,周到看管欽犯毛東珠,本身帶同雙兒和六合會群雄,押了吳之榮,折向西南,去農戶大屋,要親身交給農戶三少奶,以酬謝她相贈雙兒這麼個好丫頭的厚意。
韋小寶笑道:“吳知府請坐。”吳之榮道:“是,是。多謝大人賜座。”屁股沾著一點椅子邊兒坐了。韋小寶道:“吳知府,你有一件大事來跟兄弟商討,固然你再三說道,不成讓撫台大人和藩台大人曉得,不過這件事非常嚴峻,隻好請兩位大人一起來談談,請你不成見怪。”吳之榮神采非常難堪,忙起家向韋小寶和撫藩三人存候,陪笑道:“卑職大膽,三位大人明鑒。這個……這個……”要待粉飾幾句,但韋小寶已開門見山的說了出來,非論說甚麼都難以粉飾。巡撫和佈政司二人的神采,天然要有多丟臉便有多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