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476章 鹿鼎記(22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路副將插嘴道:“施軍門取台灣,走的也是當年國姓爺所走的老路,從鹿耳門出來……”韋小寶揮手攔住他的話頭,打了個大大嗬欠,說道:“中國人打得紅毛鬼落海而逃,那才聽得過癮,本身人打本身人嘛,擺佈也不過是這麼一回事。施將軍,我們酒也喝得差未幾了,這就散了罷。”施琅站起家來,說道:“是。多謝爵爺賜飯,卑職告彆。”

林興珠道:“我們是台灣降將,明天說話中獲咎了施將軍。施將軍要對於我們,便如捏死兩隻螞蟻,隻須隨便加一個心胸反覆、圖謀不軌的罪名,立即便可先斬後奏。就算斬了不奏,也不會有人詰問。韋大人,請你跟施將軍說說,就留了我們兩人奉侍你罷。”韋小寶大喜,問道:“洪大哥你覺得如何?”洪朝道:“昨兒早晨卑職和林大哥細心籌議,若不得韋大人拯救,我二人必將死無葬身之地。”韋小寶道:“二人跟了我,統統可得聽我的。”林洪二人一齊躬身,說道:“韋大人不管叮嚀甚麼,卑職唯命是從。”

林興珠道:“這黃梧,當年國姓爺派他戍守海澄,他卻將海澄拿去投了朝廷,不肯歸降的將士都給他殺了。當時朝廷正拿國姓爺冇體例,俄然有對方如許一員大將帶領軍隊,連同都會一起歸降,朝廷非常歡樂,是以封賞特彆從優。”韋小寶道:“本來如此。他獻的又是甚麼戰略?”林興珠歎了口氣,說道:“這位黃大人,害苦的百姓當真多得很了。他這平海五策,第一條是將本地統統百姓一概遷入本地,那麼金門、廈門和台灣就得不到佈施。第二條是將本地統統船隻一概燒燬,此後一寸木板也不準下海。第三條是殺了國姓爺的父親鄭太師。第四條是發掘國姓爺祖宗的宅兆,壞了他的風水。第五條是將國姓爺舊部投誠的官兵,一概遷往本地各省開荒,以免又生後患。”

公主道:“天子哥哥待人太也刻薄,鄭克塽這傢夥投降了,竟然還封他個一等公,爵位還在小寶之上,可教人好生不平氣。”

林興珠道:“國姓爺下了將令,不準殛斃投降了的紅毛兵,但中國百姓實在氣不過,紛繁向他們唾口沫,投石子。小孩子還編了歌兒來唱。紅毛兵個個斷手斷腳,低頭沮喪,一句大話也不敢說了。他們兵船開走的時候,升起了旗又降下,再放禮炮,說是向國姓爺拜謝不殺之恩。”韋小寶道:“好!我們中國人真是大大的威風。紅毛鬼炮火這麼短長,打下台灣,那實在不輕易,不輕易!”洪朝道:“那熱蘭遮城,國姓爺改名為安平鎮,普羅民遮城改名為承天府,自此永為台灣的重鎮。”

韋小寶道:“鼇拜自稱是懦夫,如許乾法可無聊得很。有本領的,就跟國姓爺真刀真槍的打一仗。將本地百姓遷入本地,不是擺明怕了人家麼?皇上珍惜百姓,黃梧的戰略倘若呈到了皇上手裡,非砍了他腦袋不成。”施琅道:“恰是。黃梧死得早,算是他運氣。”

鄭克塽得知清軍舟師開進鹿耳門,早嚇得慌了手腳,馮錫範勸他投降,天然一口答允,隻是恐怕施琅要報私仇,難堪鄭氏子孫,好生遲疑。當下劉國軒致書施琅,說道投降能夠,但國姓爺的子孫必須保全,不然全台軍民感念國姓爺的恩德,寧肯戰至最後一人。施琅當即答覆,包管決不計算舊怨,不然天人共棄,絕子絕孫。因而鄭克塽、馮錫範、劉國軒帶領檯灣文武百官投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